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韦应物(约737-79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32693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郊

唐·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①本诗是韦应物于大历十四年(779)春在鄠县令任上作。②跼 () :拘束。③遽():仓促,匆忙。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澹吾虑”的“澹”意为“澄净”,“虑”指尘念俗情,杨柳、和风、青山共同营造了雅致宁静的氛围。
B.“依丛适自憩”一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写作者信步游玩的状态来表现他内心的祥和与闲适。
C.“春鸠鸣何处”一句以声衬静,与《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庐”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句子,写自己在东郊结庐而居的闲适,表达了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
2.有学者认为,历代山水田园诗人中,韦应物诗风最接近陶渊明。请结合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晚出寻人不遇

白居易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注】①怪来:难怪、怪不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用“九日”与“一日”、“驱驰”与“闲”对举,表现出忙里偷闲的难得与愉悦。
B.韦诗“又”字表明诗人并非首次拜访王侍御;寒流和雪山意象,看似凄冷实则不然。
C.“乘晚凉”意为乘坐着夜晚的凉风,与不乘篮舆形成对照,突出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D.白诗写诗人在槐荫之下刻意放慢了骑马的速度,想要悠然漫步来享受一两坊路程。
2.寻友人不遇难免失落,但两诗中诗人一扫失落之情的原因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05-13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对全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微雨”起笔,以“散丝”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B.前三联营造氛围,后一联抒发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含蓄而内敛。
C.第三联对“深”和“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微雨中迷濛之景。
D.“散丝”即“雨丝”。最后一联以雨水比泪水,写得情景交融。
2.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这联诗句,写一段鉴赏文字(60字左右)。
2019-12-23更新 | 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闲居寄端及重阳

韦应物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乙: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注】①【端】韦端,是韦应物的族弟。【重阳】崔播,是韦应物的外甥。②【高斋】诗人闲居处。③【芭蕉】古人多于芭蕉叶上书写,又芭蕉心为愁之象征。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所写景物不同。甲诗写冬日清晨的野寺山林,乙诗写秋天清晨的庭院。
B.两首诗抒情手法不同。甲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乙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C.甲诗写景更为具体,视听结合;乙诗写景只用白描,笔法简略但深得神韵。
D.两首诗中诗人的形象各异。甲诗中的诗人清高脱俗,乙诗中的诗人多愁善感。
2.两首诗同是写“闲居”,但表现出来的诗人心境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10-25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