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2234797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传》曰:“无傲礼。”《曲礼》曰:“无不敬。”然古人以傲为礼,其故何也?欲彰于人德耳。何以言之?昔侯嬴为大梁夷门监,魏公子闻之,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引公子过市,及至家,以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稠人广众之中,不宜有所,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初,公子迎侯生,侯生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在车驾过之。”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与之语,察公子,公子色愈和。市人皆观,从骑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也。

张释之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辱张廷尉?”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汲黯常与大将军抗礼,或谓黯曰:“自天子常欲令群臣下大将军,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大将军闻之,愈贤黯也。

由是观之,以傲为礼,可以重人矣。

《老子》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此言忠臣、孝子因昏乱、不和乃见其节。向使侯生不做,则士人不知公子能下士也。使王生不倨,则三公不知廷尉能折节也。故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信矣夫!

(选自《长短经·傲礼》)

【注】揖客:指长揖不拜之客,亦指向客拱手为礼。

1.下面对原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只有三处正确,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故聊辱A廷尉B使跪C结袜D欲以重之诸公E闻之F贤王生G而重张廷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魏公子空着左边的位置表达了对侯生的敬意。
B.“不宜有所过”与“吾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中的“过”字的意义相同。
C.微,仔细的意思,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意义不同。
D.“廷”在文中的用法,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王无罪岁”中的“罪”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时候会以傲慢不敬的态度待人,是为了在当世彰显对方的品德,隐士侯嬴和老人王生都是这样做的。
B.魏公子信陵君思贤若渴,他听说侯嬴是个贤者,就置办酒宴,亲自驾车迎接侯嬴,全程态度谦恭。
C.汉朝的汲黯,常常见了大将军卫青不但不跪拜,还表现得傲慢无礼,他认为这样做,将军就会被人看重。
D.即使国家混乱、家人不睦,忠臣和孝子也要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样做才真正显示出节操的高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2)故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信矣夫!
【知识点】 杂记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注】①元元:平民百姓。②顺权:顺应形势。③离:经历。④嚣嚣:怨恨愁苦的样子。⑤缟素:丧服。文中指秦二世为始皇帝服丧。⑥收孥:指一人犯法,妻子儿女连坐,没收为官家奴婢。⑦塞:满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B.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C.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D.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霸,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B.士民罢弊的“罢弊”与《过秦论(上)》“率疲弊之卒”的“疲弊”含义相同。“罢”通“疲”。
C.王天下的“王”意为称王,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而不王者”的“王”含义相同。
D.利裋褐的“利”意为有利,与《兼爱》中“故攻异国以利其国”的“利”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古以来很久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帝王,周王室和春秋五霸的势力又相继衰弱,秦国的统一上承天道,下顺民意。
B.秦王只想施展一己的智慧,抛弃仁政王道,禁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
C.假如秦二世能够顺着商、周的道路,制定御敌之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
D.文章指出秦两代君主在治国理政上的一系列过失,以及他们应该却没有施行的正确做法,意在警示汉朝统治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2)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
5.贾谊在《过秦论(上)》最后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本篇是从哪些方面劝诫秦二世实施“仁义”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2023-02-09更新 | 1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琦,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节选自吴敏树《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与下文“超上人”中的“超”均是僧人之名。③吴敏树:清道光十二年举人,湖南岳阳人,后辞官专治古文,中国柈湖文派的创始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B.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C.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D.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事”含义不同。
B.丁卯,即丁卯年,我国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因举诵苏轼数十句”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两句中的“举”含义相同。
D.志,文中指地方志,用以记述一定区域的历史与现状,它取材宏富,全面系统,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3.下列对原文及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赤壁赋》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开篇讨论“游之上者”,“始得”二字使“如愿以偿”之感溢于言表;《赤壁赋》写箫歌互和,“余音”二句写出箫声的凄婉哀怨,推动了情感的转变。
B.此文缅怀苏轼时,吴敏树有感于赤壁之战,吟诵了东坡之赋;《赤壁赋》缅怀曹操时,苏轼用“固一世之雄”顿挫以蓄势,以“而今安在哉”折落来寄慨。
C.此文是“记”,记寻常风物独具情趣,谈神话传说虚幻迷离,行散而神聚;《赤壁赋》是“文赋”,既有赋体的整齐,如多用铺陈、排比,又有散文的自由。
D.此文以小舟的行进为线索,有时写景状物,有时联想考据,文章摇曳生姿;《赤壁赋》通篇以景贯串,情景理完美融合,既有诗情画意,也有议论理趣。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2)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君山月夜泛舟记》
2024-04-15更新 | 1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针名

章学诚

①名者,实之宾。好名者丧名,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_________。此乃实至而名归,名亦未必遽归也。天下之名,定于真知者,而羽翼于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夫真知者,必先自知。天下鲜自知之人,故真能知人者不多也,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则多矣。似有知,故可相与为声名;实未深知,故好名者得以售其欺。故好名者往往得一时之名,犹好利者未必无一时之利也。

②□好名者,固有所利而为之者也。如贾之利市焉,贾必出其居积,而后能获利;好名者亦必浇漓其实,而后能徇一时之名也。盖人心不同如其面,故务实者不能尽人而称善焉。好名之人则务揣人情之所向,不必出于中之所谓诚然也,且好名者必趋一时之风尚也。风尚循环,如春兰秋菊之互相变易而不相袭也。人生其间,才质所优,不必适与之合也。好名者则必屈曲以徇之,故于心术多不可问也。故好名者,德之贼也。

③若夫真知者,自知之确,不求人世之知之矣。其于似有知实未深知者,不屑同道矣。以是而问当世之知,则寥寥矣,而君子不以为患焉。浮气息,风尚平,天下之大,岂无真知者哉?至是而好名之伎亦有所穷矣。故曰:实至而名归,好名者丧名,皆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卒之事亦不越于理矣。

1.可填入第②段段首的一项是(       
A.而B.然C.且D.是以
2.适合填入第①段画线处的一项例证是(       
A.昔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有实而名未必归)
B.昔李广似不言桃李,下自成蹊。(实至名归)
C.昔李白狂放不羁,愤离朝堂。(名实无关)
D.昔苏轼名闻天下,贬谪而不伤。(有名有实)
3.第②段论及贾人,请分析这样写有何意图?
4.本文是如何论证“好名者丧名,皆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这一观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2022-06-11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