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2359660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漆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

陆游

酢艇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

倦枕不成千里梦,壤墙闲觅十年题。

漆园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1.下列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中的“古人”,指的是庄子;“傲吏”,庄子曾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
B.王诗中的“婆娑”,既指树,也指人,表现其因缺少“经世务”寄身小官、与树为伴的失意状态。
C.陆诗中的“酢艋”,是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诗人以小船为家,漂泊东西,可见其身处“逆旅”。
D.陆诗中的“孤店”,指孤单无邻小店,点题“逆旅”“十年题”,是十年前写的诗,点题“旧题”。
2.同样用“漆园傲吏”典故,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对下列诗句中“空 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有了浓情,在景语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但却无人欣赏.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又衬托出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今之萧条,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
2019-01-16更新 | 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1】,狂歌五柳前【2】


注释:【1】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遁世;这里借指裴迪。【2】五柳:陶渊明因宅旁有五株柳树而以之为号。
1.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点明了所写景象的时令为秋季。
B.两首诗的颔联都有从听觉角度表现的自然景象。
C.两首诗中写到的山,都极其幽静,且空无一人。
D.两首诗中写到的水,或淌过山石,或缓缓流动。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首联所用形容词“新”与“寒”都恰切地表现了景物的特征。
B.两首诗颔联所用动词“流”与“听”分别写出了清泉与裴迪的动作。
C.两首诗的尾联都化用了典故,其中“王孙”和“五柳”都暗指诗人。
D.两首诗都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都表达了在山中居住的闲适之情。
3.请简要描绘这两首诗颈联表现的景象,并指出其所用描写手法的异同。
2022-07-20更新 | 2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空林烟火之景,一个“迟”字,写出天阴地湿、空气潮润,炊烟在雨中迂回飘移、缓缓升起的情景,透露出诗人的闲情逸致。
B.颈联写诗人观槿折葵,习养心性,体悟人生之道。“朝槿”,即木槿,因其花朝开暮落,故称。古人常以它象征遗世独立,刹那的美丽,一瞬间成永恒。
C.尾联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
D.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04-09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