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论说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223702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任天时。乃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冰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

北齐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遂致旱魃、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覆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阴阳术数,废之可乎?”

[注]曰:“不可。兵者,诡道也。托之以阴阳术数,则使贪使愚,兹不可废也。”

太宗曰:“卿尝言天官时日,明将不法,暗者拘之,废亦然。”

靖曰:“昔纣以甲子日亡,武王以甲子日兴。天官时日,甲子一也。殷乱周治,兴亡异焉。又宋武帝以往亡日起兵,军吏以为不可。帝曰:‘我往彼亡。’果克之。以此言之,可废明矣。然而田单为燕所围,单命一人为神,拜而祠之。神言:‘燕可破。’单于是以火牛出击燕,大破之。此是兵家诡道,天官时日亦犹此也。”

太宗曰:“田单托神怪而破燕,太公焚蓍龟而灭纣,两事相反,何也?”

靖曰:“其机一也,或逆而取之,或顺而行之是也。昔太公佐武王,至牧野遇雷雨,旗鼓毁折。散宜生欲卜吉而后行,此则因军中疑惧,必假卜以问神焉。太公以为腐草枯骨无足问,且以臣伐君,岂可再乎?然观散宜生发机于前,太公成机于后,逆顺虽异,其则同。臣前所谓术数不可废者,盖存其机于未萌也。及其成功,在人事而已。”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又猜A嫌诸王B皆无罪C受损D丞相斛律光E及弟F荆山公羡G并无罪H受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文中指天气时令,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中“天时”的意思相同。
B.宜,文中指应该,与《齐桓晋文之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中“宜”的意思相同。
C.理,文中指内在的道理,与《庄子·庖丁解牛》“依乎天理”中“理”的意思不同。
D.人事,文中指人的智慧人的行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岂非人事哉”中“人事”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战奇略》作者认为,要趁敌国政治混乱、百姓饥困、人祸天灾发生时,攻打他们,这样就能战无不胜。这与兵法思想一致。
B.陆令萱等人把持朝政大局,陈德信等人参掌军政大权,朋比结党导致多种灾害并发。这种形势成为周武帝灭北齐的绝佳时机。
C.李靖认为,天官时日等阴阳术数既可以之驱使贪婪愚昧之辈,亦可用来鼓舞士气,巧妙使用这些也是兵家克敌制胜之诡道。
D.田单与太公都善于把握契机,但做法相反。太公否决占卜吉凶,而田单则信奉神灵,得到神灵指示后方以火牛阵大破燕军。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渐见覆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
(2)太公以为腐草枯骨无足问,且以臣伐君,岂可再乎?
5.请根据材料二文本分析唐太宗的提问艺术。
【知识点】 论说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之忧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随何取九江,韩信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高帝起而取项籍。夫不汲汲于其忧之所在,而彷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盖所以孤项氏也。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非其忧在蜀也。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宜也。取天下,取一国,取一阵,皆如是也。

范蠡曰:“凡阵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春秋时,楚伐随,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盖一阵之间,必有牝牡左右,要当吾强攻其弱耳。

唐太宗曰:“吾自兴兵,习观行阵形势,每战视敌强其左,吾亦强吾左;弱其右,吾亦弱吾右。使弱常遇强强常遇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十百步。吾击敌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胜。”后之庸将,既不能处其强弱以败,而又曰:“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不知老弱之兵,兵家亦不可无。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

(选自宋代苏洵《权书·强弱》,有删减)

材料二: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节选自唐代罗隐《两同书》)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弱常遇强常遇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十百步。
2.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指灭亡、失败,与《屈原列传》中“亡走赵,赵不内”的“亡”词义相同。
B.以,指用,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以”词义相同。
C.固,指本来,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的“固”词义相同。
D.金,指金属,与《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金”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赞同管仲的观点,认为要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来攻击,否则敌人就会由弱变强,难以攻克。
B.汉高帝是先攻取弱小,再攻取强大,最后取得胜利,而诸葛孔明是先和强大的魏对决,导致失败。
C.季梁认为楚国人以左为上,国君一定在左翼军中,左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
D.罗隐认为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使它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
(2)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
5.你怎样看待“强弱”的关系?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18更新 | 7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宾胥无善削缝,隰朋善纯缘。衣成,君举而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笑也?”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也?”

或曰:叔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夫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美之大者也,非专君之力也,又非专臣之力也。昔者宫之奇在虞,僖负羁在曹,二臣之智,言中事,发中功,虞、曹俱亡者,何也?此有其臣而无其君者也。且蹇叔处干而干亡,处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干而智于秦也,此有臣与无臣也。向曰“臣之力也”不然矣。昔者桓公宫中二市,妇二百,被发而御妇人。得管仲,为五伯长;失管仲、得竖刁而身死。以为非臣之力也,且不以管仲为霸;以为君之力也,且不以竖刁为乱。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

材料二: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汰,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雠遂立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也,数也。

(节选自《荀子·仲尼篇第七》)

【注】①纯缘:给衣服镶边。②奢汰:没有节制地挥霍浪费。③倓然:形容安然不疑。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安忘A其怒B出C忘其雠D遂立E为仲父F是G天下之大H决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巷的门,文中指房屋、住处。与《滕王阁序》“闾阎扑地”的“闾”意思相同。
B.竖子,文中指童子、童仆。与《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的“竖子”意思不同。
C.莫,文中指没有谁。与《诗经·采薇》“岁亦莫止”的“莫”意思相同。
D.幸,侥幸的意思。与司马迁《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问政于叔向和师旷,韩非子认为叔向、师旷虽表达的观点不同,但都有讨好晋平公之意。
B.韩非子在论证观点时,引用宫之奇、僖负羁、蹇叔的例子是为了强调在成就霸业中有没有好君主很重要。
C.在孔子门生看来,齐桓公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做了许多险恶肮脏、放荡奢侈的事情,完全不值得颂扬。
D.齐桓公掌握治理国家的关键,他重用管仲,给予他很多特权,贵贱长少都跟着齐桓公更加尊重管仲。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也?
(2)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
2024-03-27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彰__________          (2)贤__________          (3)通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B.“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荀子》为其独著之书。
D.《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短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


其 数 则 始 乎 诵 经 终 乎 读 礼 其 义 则 始 乎 为 士 终 乎 为 圣 人 真 积 力 久则 入。
2023-09-14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