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2238943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贬至江州的白居易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②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了城楼,独自倚靠楼边的阑干,向城楼下方及远处纵情眺望。
B.“夕波”一句描写彩霞与江波交相辉映,与“长安在日边”异曲同工。
C.颈联上句和下句均有三个动词,极力强化了诗篇的动态感,画面生动。
D.尾联写洞庭湖的景色难以画成屏风,陈在华丽厅堂来供达官贵人品赏。
2.请简要概括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元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B.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C.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且富含哲理。
D.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2020-02-24更新 | 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

早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掩泪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①卢子蒙侍御:卢子蒙,作者友人,姓卢名贞;微之,即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为作者挚友。②咸阳坟:大和五年七月,元稹卒于鄂州,葬于咸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标题交代了本诗写作缘由:阅览卢侍御旧诗,发现卢侍御与元微之唱和之作,而抚今追昔写下这首七律。
B.首联说自己与卢贞有相见恨晚之感,早年听到挚友元稹吟诵卢诗,追溯往事,借元稹以引出卢贞。
C.颔联用对偶手法说今日与卢贞聚首,批阅卢贞的旧卷,多有赠元稹之诗,为后文写元稹去世做铺垫。
D.颈联直抒胸臆、言浅意丰:思念故友,两人情难自禁而老泪纵横,别有一种伤心之事,实难探知。
E.本诗有叙有议,着重刻画主观心理,以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将细微深婉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
2.请从情景关系这一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
2017-04-10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②瓶:指烤火用的烘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凉冷”一词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营造了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
B.颔联写窗外秋雨淅沥,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C.颈联写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意在突出老翁之懒。
D.这首诗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睡醒,又写到醒后赏景的情况,富有层次感。
2.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的妙处。
2023-06-19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