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223923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蛇传》有一出戏叫“盗仙草”,说的是白娘子为救许仙舍命盗仙草的故事。那仙草就是灵芝。在古代中国,灵芝就这样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其实灵芝并没有这么神奇。它是种什么东西呢?它实际上是一种真菌类生物。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木耳、猴头、蘑菇等都属于真菌类生物。

灵芝虽然不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它确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灵芝实体内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疾病。灵芝的果实体和子实体用于制作成灵芝粉、灵芝片等保健品,以便于人们的服用。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人工培植灵芝了。灵芝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所以掌握灵芝的生长要求是人工培植灵芝的关键。影响灵芝生长的主要条件包括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酸碱度。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已经掌握了灵芝生长的适宜条件,而今,灵芝已不再是稀有的药材了。相比越卖越贵的国产车,有人不禁感慨:以前是没钱买灵芝,现在是没钱也能买灵芝;以前是没钱买国产车,现在是没钱买国产车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长生不老”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C.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D.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2.下列句子与文中划横线句子用法和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A.你俩的乒乓球水平差距太大了,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打不过
B.穿衣讲究季节,夏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
C.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没动静,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D.自以为是、谁都看不上的人往往谁都看不上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入空心钢球的水球为什么会变了呢?原来,这跟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有关。周期性外力施加在物体上,物体会发生受迫振动,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越接近,振动就会越剧烈而发生共振。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会发生振动,加入一枚钢球后,,就不容易引起共振了。

在地面上的水里放一个球,。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挑水时,在水桶表面放一片荷叶来减缓水的振荡,就是。这个减振原理还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比如航天器分离时加速度比较大,这时会用到颗粒阻尼器,它具有吸能作用,可以减少航天器和人受到的冲击。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加点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便仍然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
B.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C.“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3-01-01更新 | 47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乙】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即使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丙】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萎缩B.骇人听闻C.即使D.不言而喻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12-05更新 | 5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

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极端,是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象里描画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和白茫茫的冰山。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边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朦胧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这里蜕化出来吗?

然而,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融入琮琮的水声里,水面在阒静里透着微明;漫过了山顶,留给它们星的光和月的光;漫过了小村,留下了苍茫的暮烟□给每个墙角扯下了一片,给每个蜘蛛网网住了一把。以后,又漫过了寂寞的沙漠,来到我们的国土里。我能想象: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像□像什么呢?

是不是应当像一阵灰蒙的白雾□或者像一片扩散的云影?跑了来,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阴影,又跑了去,来到我们的国土里,随了弥漫在远处的自茫茫的烟,随了树梢上的淡淡的金黄色,也随了暮鸦背上的日色,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1.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A.AB.BC.CD.D
2.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临近黄昏,远处的炊烟升了起来,树梢上留下了落日的余晖,乌鸦也飞回了巢穴,此刻,人们都回到家中不再外出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12-07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