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边塞 征戍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6 题号:2239317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巡边在河北作

张说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

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注]“作颂”句:暗用汉代典故。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登山筑坛,封山而还。颂,古代的一种文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以对比句式从时空两个角度铺叙战争频繁,具有鲜明的反战色彩。
B.中间四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既能引起读者注意又揭示了诗人的思想活动。
C.诗人认为,“安边”就是“报明主”,表现出诗人思想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
D.诗歌音律和谐优美,语言朴实而生动流畅,如“西河西”“北河北”等词句。
2.有评论者认为,本诗以情动人,以志感人。请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点】 边塞 征戍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1】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2】,论功还欲请长缨【3】


注释:【1】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2】投笔吏:西汉时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终以功封定远侯。【3】请长缨:西汉时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常被用来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客”指远道而来的诗人自己。
B.“箫鼓”一句与《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讽刺将士在营帐中寻欢作乐。
C.“海畔”一句突出了蓟门关独有的地理优势,一个“拥”字形象地写出了蓟门关被大海、高山环绕的情状,极富感染力。
D.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着力勾画边关的山川景象;紧扣一个“惊”字,抒望中所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2.本诗尾联借用典故抒发情感,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是(     
A.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3.明代桂天祥在《批点唐诗正声》中评价此诗有“壮健之气”,是说此诗气势雄壮,充满豪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
2022-02-09更新 | 2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四首(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注】①燕山铭: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诗写少年的日常生活,诗人精心选取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来塑造人物。
B.前诗“美酒斗十千”与“斗酒十千恣欢谑”表达效果相似,突出饮酒的铺张。
C.后诗“如流星”运用比喻修辞,突出战事的紧急,与颈联中“羽书急”呼应。
D.前诗洋溢着青春浪漫的色彩,后诗则涌动着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风采各异。
2.两首诗塑造的少年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2-05-29更新 | 9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③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12-08更新 | 4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