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5 题号:22394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注]①洗沐,假期。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保存,保全
B.与官属言,未尝吏名:名称
C.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负逋:缓慢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门阗:充满
2.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9-10高二下·内蒙古包头·期中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礼。服阕,州辟从事史,起家奉朝请。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梁台建,为尚书驾部郎,迁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参军,掌治吉礼。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侍皇太子读。累迁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博士如故。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以公事左迁黄门侍郎、司农卿。四年,迁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史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追取钱。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五年,又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其年以本官假节,权摄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诏赠侍中、信威将军。谥曰质子。昭明太子为举哀,赙钱十万,布百匹,并使舍人王颙监护丧事。

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然性颇疏通,接于诸生,多所狎比,人皆爱之。

(《梁书》)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B.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C.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D.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博士,学官名。晋武帝时始立,多取履行清淳、通明经义者担任。
B.经,儒家的重要典籍。传,解释经文的书籍。经传多作圣贤所著书的统称。
C.刺史,官名。汉时指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州、县级长官的别称。
D.昭明太子,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曾主持编撰了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山宾才学出众,久居学官。曾任《五经》博士、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国子祭酒,还曾陪伴皇太子读书。与诸生交往时性情宽和,大家都喜爱他。
B.明山宾聪明孝顺,为人诚实。七岁时就能讲大的道理,十三虽时就通晓经传。居家守孝极尽礼数;卖牛给别人时,主动告知实情,受到阮孝绪的称赞。
C.明山宾宽仁有爱,性情豁达。他开仓放米赈济歉收的百姓,因簿书丢失而被认为损缺了粮食,官府因此将他的家宅充公,他没有解释,而是重新买地建住宅。
D.明山宾多任国事,死后受到朝廷的恩遇。明山宾八十五岁去世,朝廷下诏追赠官职、谥号,赏赐钱布,并让昭明太子为他举哀,还派舍人王颙监护丧事。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
(2)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
2018-02-02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叔父宣期、兄贞之并为所杀。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江。自历阳西入义阳、竟陵蛮中。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待士。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楚之待谦甚。谦夜诈疾,知楚之必自来,欲杀之。楚之闻谦病,果自汤药往省之。谦感其意,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之,曰:“将军为裕所忌惮,愿不轻率,以保全为先。”楚之叹曰:“若如来言,虽有所防,恐有所失。”谦遂委身以之。

从世祖征凉州,功赐隶户一百。义隆遣将裴方明、胡崇之寇仇池。以楚之为假节,与淮阳公皮豹子等督关中诸军从散关西入,击走方明,擒崇之。仇池平而还。

车驾伐蠕蠕,诏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蠕蠕乃遣奸觇入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觇贼截之以为验耳,贼将至矣。”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世祖闻而嘉之。

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著闻。和平五年薨,时年七十五。高宗悼惜之,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减)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               济:渡过
B.楚之待谦甚                               厚:宽厚
C.果自汤药往省之                         赍:携带
D.谦遂委身以                            事:侍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参军杨承祖所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欲杀之                                     求假暂归
C.出匕首于席下                           投水而死
D.功赐隶户一百                           五百岁为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楚之命运坎坷,却斗志昂扬。他生逢晋末动乱,诸多亲人被害,被迫四处逃亡,但最终还是稳定了阵脚,希望有所作为。
B.司马楚之能诚恳待人,赢得士人的敬重和爱戴。他不仅团结了司马顺明、道恭等人,还用真诚感化并收纳了刘裕派来刺杀他的人。
C.司马楚之有突出的军事才能。他以假节身份督战关中诸军,赶跑裴方明,活捉胡崇之,平定仇池,战功卓著,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D.司马楚之有着过人的智识。他在随皇帝讨伐蠕蠕的战役中负责督运粮草,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设计应敌,确保了粮草的供应。
4.用(/)给文言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3处)
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017-10-17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二也。”熙载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

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

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

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

                                                               (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B.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C.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D.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死,因犯罪被处死。《苏武传》中有“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古代还有“鸩死”,因鸩的羽毛有剧毒,以之浸于酒,为鸩酒,饮之不可解救。“鸩死”即毒死。
B.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方式,后也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皇帝的帝位。传位的叫封禅,被传位的叫受禅。
C.古代把长方形的刻石称为碑,把圆形刻石称为碣。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碑碣的形制有一定的格式。
D.平章事之职始于唐初,受此衔者,是唐非中书令、门下侍中而又实际担任宰相者,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衔。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曾隐居嵩山,父亲坐罪而死,他投奔南唐,虽年少放旷,但注重守护名节,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
B.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时并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元宗继位后,他受到重用,多次竭力论及朝廷事务,朝廷重臣多畏惧。
C.韩熙载多才多艺。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士,尤其擅长碑碣创作。很多人用车装着金币求写碑文。
D.韩熙载颇有远见卓识。在元宗时出使后周,就发现当时还是后周诸多将相中的一员的赵匡胤非同常人,难久居人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
(2)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
2017-07-14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