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22475631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脱挽辂,衣羊裘,因齐人虞将军求见上。上召见,问之。娄敬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高帝灭楚》)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成王A即位B周公C相D焉E乃营F洛邑G以为H此I天下之J中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夷,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也泛指外族、外国。
B.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以表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如《红楼梦》“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
C.山东,指崤山以东,与《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山东”词义不同。
D.京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一般指国都,如《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也指护卫京城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敬认为高祖取得天下的方法与周朝不同。周朝积累德政善行十几代,使诸侯自动归附,于是灭掉殷商,成为天子。
B.娄敬总结周王朝兴衰的规律,认为君主能否称王就在于有没有德行,并告诫高祖应减少战争,爱护百姓,使天下和睦融洽。
C.娄敬向高祖建议要占据秦国旧地,因为秦地具有很多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能够扼住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其背部。
D.张良力排众议,赞同娄敬的建议,并将洛阳的劣势与关中的优势进行比较,希望高祖定都长安。高祖听从了张良的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2)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5.关中有哪些有利因素使高祖最终决定定都长安?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后,援之女也。后既正位宫闱,愈自谨肃,好读书,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以为绮縠,就视乃笑。群臣奏事有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然未尝以家私干政事。帝由是宠敬,始终无衰焉。十八年八月,帝崩,太子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帝以廖为卫尉,廖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之。第五伦上疏曰:近世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也。章帝建初二年夏四月,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有司请依旧典,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又言: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不加谴怒,但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固不许。诏悲叹,复请。太后答曰: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上乃止。太后尝诏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太夫人葬起坟微高,太后以为言,兄卫尉廖等即时减削。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遵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于是内外从化,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有删改)


【注】①光烈皇后: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夫人阴丽华。②濯龙: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英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B.窃闻卫尉盛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C.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D.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冠盖之士争赴       舍万殊,静躁不同
B.但岁用而已   云气,负青天
C.帝诏悲叹   吾往河阳坟墓
D.服如一   秦王复击轲,八创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与此相关的“晦“,则指农历每月的会后一日。
B.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盖,借指官员或官宦之家,有时有“居于首位“之意。
C.陛下,本义是台阶之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有时也专指宫殿台阶前的侍卫。
D.三辅,两汉分治京畿地区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皇后生活非常节俭。在接受朝见时,她穿的袍衣不加边饰,被认为是绮制的,等人们走近了看才知道是粗帛制的。
B.马皇后有杰出的治理国家政事的才能。汉明帝把大臣上奏的难办的事情交给马皇后处理,马皇后总能办得很漂亮。
C.马太后忧心国事,坚决阻止皇帝为诸舅封爵。她认为天下已多次发生灾异,粮价飞深,百姓生活艰难,进行封赏不合时宜。
D.马太后严格管理娘家人。马太后的母亲安葬时起造的坟墓略高了些,太后把这事提出来,其兄长马廖等人就立刻把它减削下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
(2)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悟之色,然后加谴。
2021-12-02更新 | 1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节选自《后汉本•宋弘传>)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B.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C.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D.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2.把文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016-12-13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黼字子威,颍人也。工部尚书守中之子,守中性卞急,通诸子极严,黼百计承顺,求宁亲心。初补国学生。泰定四年,遂以明经魁多士,投翰林修撰。明年,代祠西岳,省臣谓黼曰:“敕使每后我,今可易邪?” 黼曰:“王人虽微,《春秋》序于诸侯之上,尊君也,奈何后乎!”省臣不敢对。迁礼部主事,拜监察御史。首言:“论祠烝尝,古今大祭,今太庙唯二祭,非礼也,宜据经行之。”不报。俄中书命黼巡视河渠,黼上言曰:“蔡河源出京西,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秋霖一至,横溃为灾,宜按故迹修浚。”亦不报。已而投黼江州路总管。至正十一年夏五月,盗起河南,焚掠数千里,造船北岸,锐意南攻。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黼乃独椎牛飨士,激忠义以作士气。十二年正月己未,贼渡江,陷武昌,威顺王遁,舳舮蔽江而下,江西大震。贼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遁。时黄梅县主薄也孙帖木儿,愿出击贼, 黼大喜。贼游兵至境,急檄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遏贼归路。黼身先士卒,大呼陷阵,也孙帖木儿继进,贼大败。黼还,乃以长木数千,冒铁锥于耖,暗植沿岸水中,逆刺贼舟。会西南风急,贼果扬帆顺流而至,舟遇桩不得动,余舟散走。行省上黼功, 请拜江西行省参政。二月甲中,贼将薄城,分省平章政事充秃坚不花自北门遁。黼引兵,布战具,贼已至,焚西门,乃张弩箭射之。贼转攻东门。黼救东门,贼已入,与之巷战,知力不敌,挥剑叱贼曰:“杀我!毋杀百姓!”贼自巷背来,刺黼堕马, 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郡民闻黼死,哭声震天,相率具棺,葬于东门外。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电江北/不报/
B.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电江北/不报/
C.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
D.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电江北/不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屯田、百工、水利、交通等职事,长官为工部尚书。
B.明经,亦称“明经科”,是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义、策向取士,出身与进土科同。
C.己未,为干支之一。古代以十千同十二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
D.从子,“从”指堂房亲属,“从子”指兄弟之子,也可以指血缘关系隔得更远的子侄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黼孝敬恭顺,虽然他的父亲性格急躁,但李黼为了父亲身心安宁,尽力顺从父亲。
B.李黼积极进言,针对祭祀不合礼制之处及河果填淤之患提出建议,得到皇上的认可。
C.李黼智勇兼备,他命令在险要之处聚集木石,阻止贼军退路,且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D.李忠于职守,为保一方平安,多次打败乱军,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人虽微,《春秋》序于诸侯之上,尊君也,奈何后乎!
(2)贼渡江,陷武昌,威顺王遁,舳舮蔽江而下,江西大震。
2020-01-09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