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2250100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个对象,说到江南或来到江南,每个人心中都会(     )一种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问你究竟体验到了什么,又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而这就是美学上讲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宾格勒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也可以说“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还可以说“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这是因为①各种零零碎碎②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创造③最后都是由于汇集到了苏州④杭州⑤南京⑥扬州等大城市⑦才被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如人们经常想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生花草梦苏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清词丽句,不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     )无遗,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审美意境和精神。(     ),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涌起   表露   一言以蔽之B.浮起   表露   不言而喻
C.涌起   表现   不言而喻D.浮起   表现     一言以蔽之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们学过他的《五石之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出自庄子写的《庖丁解牛》。
B.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编写体制,按时间顺序记述史实。《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C.易卜生,英国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彼尔·京特》(1867),社会悲剧《玩偶之家》。
D.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鸿章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无济于事的。       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甚至       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             的大臣面前,那个被罩在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有条不紊地运作着。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些什么。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       掉。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种痛苦,倒不如使其速朽,让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散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管     苦心经营     野心勃勃     抵消
B.即使     苦心孤诣     雄心勃勃     消解
C.不管     苦心经营     雄心勃勃     消解
D.即使     苦心孤诣     野心勃勃     抵消
2.下列各句中与“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一一都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变幻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变幻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2020-09-17更新 | 14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己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_________的存在。懂得为自己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_________。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_________,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_________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音符  妄自菲薄  但是
B.独自  诗篇  狂放不羁  而是
C.独特  音符  狂放不羁  而是
D.独自  诗篇  妄自菲薄  但是
2022-10-21更新 | 26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故乡隐藏着作家的童年、成长与最初的感知。 (1) 作家激活与故乡有关的记忆,一个个精彩场景随机迸发,立即将故乡变为鲜活的文学现场。放眼中外文学史,不少 (2) 的作家,都创建了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文学共和国”。优秀的作家 (3) 能从故乡汲取养分,创造出大量原创性的文学景观。①根据鲁迅在绍兴的生活经验,虚构出一个愚昧落后的“鲁镇”。②莫言创建一个“东北乡”,从高密的民间文化中获得大量素材,③他的作品充斥着乡土气息和象征意味。④很多作家虽然没有特意设定一个地理名称,⑤但在构建场景时依旧一如既往地把故乡当作原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一个人走到哪里,故乡对他的影响始终 (4) 。如果作家割裂了与故乡的联系,其作品必定缺少血肉与灵魂。

1.请你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2.第二自然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3.请你指出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并写出一句与其手法相同的诗句。
2022-08-07更新 | 4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