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251929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南北朝 徐陵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注:①拥节: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1.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刚劲凝练B.深沉含蓄C.清新自然D.沉郁顿挫
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描写边塞景象,给人雄壮之感。
B.五六句描写敌寇大举进犯,凶狠残暴。
C.最后两句写将士奋起杀敌,英勇豪迈。
D.静谧、清冷的氛围,反衬出战争的激烈。
3.请结合高适的《燕歌行》,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19-01-30更新 | 8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雷夜作

陆游

雪重从压竹,竹折有奇声;

雪深亦莫扫,小窗终夜明。

我老尚耐冷,开卷对短檠

龙茶与羔酒,得失不足评。

但思被重铠,夜入蔡州城

君勿轻臞儒,有志事竟成。


[注]①檠:灯架。②龙茶,宋代建安北苑茶园所产,专贡御用,为当时茶之极品。羔酒,为当时滋补的上等酒。③夜入蔡州城:唐宪宗时,节度使李愬率军平定淮西叛乱,于雪夜奇袭,攻下蔡州城。④臞(qú)儒:瘦弱书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紧扣诗题,以雪压竹折、雪深窗明写出了冬夜雪之大、雪之厚。
B.诗歌五六句,写了年迈的诗人在深冬雪夜,不畏寒冷,坚持灯下苦读的情景。
C.诗歌最后两句,鼓励年轻人不要自轻自贱,要坚信,有志向做事终究会成功。
D.诗歌语言明白晓畅,用笔看似随意,细品自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之格调。
2.诗人为何会在雪夜想到“夜入蔡州城”这一历史事件?请结合全诗及诗人身世背景简要分析。
2022-05-19更新 | 2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梓州登楼(其二)

杜甫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注】①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此时史朝义被平定,安史之乱结束。梓州,在四川东北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在写登楼远望所看到的满园春色,以及诗人想离开蜀地的心情。
B.“定”是对客观形势的介绍,“存”是表明对国家形势发展的乐观判断。
C.“冷”与“繁”、“厌”与“思”构成鲜明对比,写道了诗人许多经历。
D.尾联是诗人的想象,两句连接紧密,一气贯注,诗人的感情也达到高潮。
2.本诗与写于公元768年的《登岳阳楼》都是杜甫的登高之作,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3-03-05更新 | 3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