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0 题号:225510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是山的森林,是森林的山。成排,成峰。成排则如长城,巍然森严;成峰则像险崖,陡直而高耸。绿色从无边无际到无际无边,一群鸟飞过,也要考虑一下耐力。种子在这里显得富有,很难再找到一块可供施展的空地,龙卷风到不了这里,龙卷风会被这丛林围剿而窒息。

青翠、玄黄、鲜红、绛紫,所有的色彩洒落在这里,铺展在这里,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

云朵变换着姿势,擦蓝天空。密集的鸟鸣,风一般在林子里绕来绕去,每一声都那样脆亮,带着水滴。

这,就是塞罕坝的丛林给你的“直接”冲击感。你备足所有的想象,也不会想到塞罕坝竟是这样一种景象。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迎苦受寒,挥汗洒血,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次次栽种,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硬是在高原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那是一片山原莽莽的葱绿,一片大海滔滔的碧绿,一片闪现着东方特征、东方个性的“中国绿”!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C.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D.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
2.下列句子中,与文中加点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
B.曹雪芹之大痛深悲,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
C.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来巩固阶级。
D.蟋蟀的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发音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洒落、铺展在这里的青翠、玄黄、鲜红、绛紫等色彩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从语文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从下列人物中选取一个,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肖像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个性。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   子路   丹柯   桥边的老人
2018-07-02更新 | 2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个字。
2021-01-29更新 | 15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了秋,凉飕飕。”这句谚语说出了人们对凉爽秋天的期盼。不过,。所谓“秋后一伏”,意思就是立秋后还有一段时间的酷热天气。立秋其实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的秋季起始日,所以,,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末伏往往在立秋节气之后,人们有时难免会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从这个角度看,。人们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说白露是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似乎更为恰当。

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有很重要的意义。除种种习俗之外,大多民谚都与农事活动有关,比如“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而如今,二十四节气作为把握作物生长的一种文化技术,涉及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依然可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比如,民间流行在立秋时以悬秤称人,对比立夏时的体重。这是因为人们经历“苦夏”后很容易变瘦,所以要在立秋时进补,这叫作“贴秋膘”。对每个现代人来说,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才更合乎科学。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1-12-17更新 | 4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