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84 题号:227294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11-12高二下·吉林延边·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2]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玉楼春

无名氏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小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面对烂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情态异常,“香阁浓睡”。一“恼”字,承上贯下,使词意陡生顿挫。
B.“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牵系”既形象地表现了柳丝的特点,同时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
C.“柔情胜似岭头云”与“别泪多于花上雨”两句中,情是泪的内源,泪是情的外现,一情一态,两个比喻,对仗工致,且曲尽传神写照之妙。
D.“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上句变实为虚,抽象的感情成了可染可画的形象体。下句既实又虚,“丹青”既指图画,也喻忠贞不渝之情。
2.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
2019-09-04更新 | 2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河·天下事

王埜①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②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③归来未?

注释:①王埜(yě),南宋末年诗人。因与宰相不和被罢职闲居。陵图:宋理宗端平元年,朱扬祖、林柘进《八陵图》,提醒君王不忘故国。张骞:西汉名将,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在外十三年方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本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家国,但年老体衰,罢职闲居,心灰意冷的老者形象。
B.“天下事”一句,领起全词,表达了词人无比深沉的忧国之思,读来苍凉悲愤。
C.多少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荒草野茔,引发作者深切的哀叹。
D.中片道忆当年秦淮吊古事,在西风中抚剑感伤,听见涛声微荡,不禁心潮起伏。
2.这首诗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2019-05-15更新 | 40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1.“易安”是指宋代著名词人________(填写姓名)。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3.请联系作品内容,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本词作简要赏析。
2019-11-17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