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227803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80多年前,清华大学出的一道入学考试题的题目叫作“孙行者”,是一个对仗题的上联,要求应考者对出下联。结果大都交了白卷,个别才思敏捷的对了“韩退之”,算是沾了点边儿。参考答案是“祖冲之”。

①根据对仗的要求看,②这个题目和答案确实不错,③尽管从意义上、语音上、结构上去衡量,④上下都是对得极为工整的。“孙行者”是文艺作品中的可爱形象,他能七十二变,神乎其神;“祖冲之”是广为传颂的历史人物,他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从字面上看,“孙”对“祖”,对得很巧,“行”对“冲”,一个缓缓的动作对一个激烈的动作,对得颇工。从音律上看,三个音节对三个音节,且“孙行者”三字为平平仄,“祖冲之”三字为仄仄平,对得极为和谐。         ,“孙”和“祖”都是名词,“行”和“冲”都是动词,“者”和“之”都是虚词,一一相对,熨帖自然,都是一个人的名字,且都是主谓结构,对得(          )。

分析了这副对联,就可看出对仗句的基本要求:章义、音节、语法结构等都一一相对。对偶,或反对,或正对,或串对,一般以反对为佳,而且对得越工整越好。写对仗句不仅要斟酌词义,还要斟酌语音——声韵调和词语之间的组合关系。只有这些都考虑到了,        

律诗就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         ,就成了失对。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白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以及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都是对仗工整、(          )的佳句。另外,还有很多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谚语,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等,如果不是对偶工整,恐怕流传就会大受影响了。我们还可试想,如果苏州园林沧浪亭前那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对子和拙政园里那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都不存在了,那里还会有那么多(          )的游客吗?很多人千里迢迢去昆明登大观楼,如果没有那副写景抒情、忆历史、述现实的举世闻名的长联,恐怕许多游客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兴味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在文段中三个括号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滴水不漏          脍炙人口        念念不舍B.天衣无缝          脍炙人口        流连忘返
C.天衣无缝          朗朗上口        念念不舍D.滴水不漏          朗朗上口        流连忘返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请借鉴第二段对“孙行者”“祖冲之”的分析方法,从意义、音律、语法结构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如何做到对仗工整的。
5.有人建议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如果昆明大观楼没有了那副写景抒情、忆历史、述现实的举世闻名的长联,游客还会有那么大的兴味,千里迢迢前往吗?”,你认为原文和改句哪个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        ,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作为代价。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指鹿为马。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其一格;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噓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杷其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朕系。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模,楷则近本。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          ,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B.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C.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非议   趋之若鹜   旁门左道   举足轻重
B.无可厚非   趋之若鹜   终南捷径   举足轻重
C.无可非议   争先恐后   终南捷径   举重若轻
D.无可厚非   争先恐后   旁门左道   举重若轻
3.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句子“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修辞手法使用一致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
C.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D.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2023-05-03更新 | 12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它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便是成长于斯;也不缺少名种精美的制造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这些“中国制造”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金,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1.请在文中三处空白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3-09更新 | 26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用典在中国园林楹联中也很常见。下面是无锡梅园招鹤亭的楹联,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典故,并说出它的好处。

蜡屐东山疑谢墅       流觞曲水仿兰亭

2020-02-18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