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28229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记得有多久没有数过星星了,抬头望天俯身看地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好远好远了。站在阳台上,隔着那些被几何化的不锈钢防盗网,望着被分割成俄罗斯方块般的世界,看着闪烁的霓虹灯和过往匆匆的都市人,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

那是童年时的那只蟋蟀的声音。

儿时,在外婆家。“唧……唧……唧……”的虫鸣声似乎成了乡村每晚必定上演的歌剧,蟋蟀们如矜持羞涩的少女,又如__①__的绅士,不用伴舞,不用伴奏,只是清唱,顶多来个小组唱,就这么简简单单,却和着泥土的气息,唱出了自然与生命的真谛。外婆不知从哪里给我捉来了一只蟋蟀,我把它养在一个花盆里。一次,邻居小姐姐把她的蟋蟀放在我的蟋蟀身边,我们用枯树枝轻轻撩拨。忽然,两只蟋蟀大战了起来。几个回合之后,小姐姐的那只败下阵来,我的那只却是一副__②__的模样。我们为蟋蟀的精彩表演啧啧称赞。后来,我在作文中常常写到那只蟋蟀,老师说我的作文中充溢着一种乡情。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蟋蟀的吟唱声中度过。后来我还是被带进了城市,带进了贴着红白蓝瓷砖的高楼,带进了有空调有电脑有俄罗斯方块游戏,却没有泥土没有草丛没有蟋蟀的房间……在城市,我习惯了这种俄罗斯方块般的生活。早出晚归,步履匆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段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请分别指出其作用并分析其表现力。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站在阳台上,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并不影响语意表达,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是什么?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带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美”这个词被泛化了。(             )就是说,我们常常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

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B.就是说,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C.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D.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B.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C.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D.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能够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B.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C.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完全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D.它能够完全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而经常可以等于英文的“beauty”。
2020-09-07更新 | 9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选自《迟子建散文》,有改动)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手表上的时间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B.巨大的太阳翼能低速转动,而带动其转动的是一个“小关节”——太阳翼驱动机构。
C.密云水库是京城百姓最依赖的“大水缸”——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一杯来自这里。
D.高精度服务是北斗的一大特色,精度控制在5厘米内——这还不是北斗的“极限”。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
2020-09-11更新 | 29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10月1日,江西省兴国县将军园迎来90多批1300多位游客。9月30日,瑞金举行了“红都今朝更好看”大型红歌合唱比赛,2400 余名红都儿女饱含深情高唱红色歌曲。
B.清华大学副教授以上的教师都有资格成博导的消息让不少人担心:是否会导致科研和教学水平下降?是否会导致博士生质量下降?
C.《朱镕基讲话实话》一书收录了前任总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
D.以黑格尔——哥特式建筑为例(12世纪到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2020-11-06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