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6 题号:228385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1.下列句子中的“教”与文中加点的“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是教化的过程,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有教化的义务。
2.文中画横线部分,若将两处逗号改为顿号,标点符号使用也无误。原文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知识点】 标点符号 词的语境义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最早不加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的这类例子,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不容忽视。所以古人提出了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

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的原因,使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D.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时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7-07更新 | 9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城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画波浪线句子一致的一项是(       
A.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她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
D.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2023-10-17更新 | 20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物皆可①“被雪糕”。今夏,颜值颇高的文创雪糕仪态万方地站在潮流前面,网友大呼:②“坐不住了!”社交平台晒“雪糕配风景”的照片           。大多数消费者青睐文创雪糕还是图它的意义和颜值。植物类雪糕有如百花盛开,生机勃勃;建筑类雪糕雕梁画栋,精细到一砖一瓦;西湖传说等文化类雪糕成双成对,放一起还能拼成图案,可谓________;点燃文创雪糕出圈最后一把火的是三星堆博物馆在今年5月推出的③“娃娃头”雪糕,“青铜味”“出土味”的设定脱颖而出。

厚重的历史与新生的文化携手同行,雪糕让④“文创”的概念变得更鲜活,算得上       。雪糕的创新形式让景区文化迅速植入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让历史眉目生动,更加亲切温暖。创意是文创产品的立足之本,盲目跟风,简单复刻,只图暂时获益,这种⑤“聪明”之举终究不是生存之道。只有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接榫当下社会潮流,安全健康、价格适中,“接地气”而非__________,文创产品才能经得起考验,长红不衰。

1.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颜值颇高的文创雪糕仪态万方地站在潮流前面
B.植物类雪糕有如百花盛开,生机勃勃
C.厚重的历史与新生的文化携手同行
D.让历史眉目生动,更加亲切温暖
3.请指出文中五处引号的用法。
2022-07-21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