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22871117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台山杂诗

(金)元好问

其四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

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其五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四诗人运用比拟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不仅描写了大风过后青天白日下的台山,而且在最后一句与苏轼关联。
B.其四前两句是作者置身峰顶,将台山四周尽收眼底的观感;其五前两句是远望所见,从色彩角度赞美台山景象。
C.“吞吐”二字写出山间云雾在青翠山峦间飘荡出没,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境相近。
D.其五化用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以天上美景相夸,抒发了诗人对台山的赞叹及热爱之情。
2.谈谈《台山杂诗》(其五)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与苏轼《题西林壁》所揭示的哲理有何不同。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对《短歌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
B.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形象生动,韵味隽永。
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本诗善于用典表达诗人的情感,试结合文本举例加以分析。
2021-12-21更新 | 3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顾炎武

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青骢别塞声。

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注】①初度:此处解释作“生日”。顾炎武为明朝遗老,去昌平拜谒明陵,表达故国之思。②濩落:沦落失意。③河清:古人以“河清”为升平祥瑞的象征,这里暗指恢复明朝统治。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作于诗人半百之时,他拜谒明陵,俯仰世事,抒发了复杂的思想情感。
B.首联诗人回顾过往,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却像漂荡浮萍一般度过此生。
C.颈联写诗人常随黄鹄、青骢奔走于山河、边塞,暗示自己为理想而奋斗不已。
D.尾联中诗人抬眼长望,仿佛觉得故国还在眼前,其复国扬名的愿望终能实现。
2.本诗颔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02-18更新 | 6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世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①秦阶:古星座名。古人认为泰阶呈现,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接连使用“萍”“白首”两个比喻,使老友重逢的场景让人倍感唏嘘。
B.颔联向老友讲述自己当下的状态,看似不合常理,但细思起来又饱含酸楚。
C.颈联中诗人的情绪最是激愤,无理的怀疑与推想背后,是诗人的不平之鸣。
D.尾联“且”字,道出诗人心中无奈。而一“应”字,又尽显自我安慰之意。
2.全诗以“泪”起笔,又以“笑”收尾,请简要分析“泪”“笑”中分别蕴含的思想情感。
2023-04-16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