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2288511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两题

曲江二首(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其时京城虽然收复,但兵革未息。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于一联出现三个“日”字,写出诗人典衣换酒次数之频繁。
B.颔联诗人慨叹人生苦短,纵使“酒债”处处,也要喝酒寻醉。
C.颈联巧用叠词,“深深”直言蝴蝶之态,“款款”状写蜻蜓之姿
D.尾联诗人传语风光与之“流转”,用拟人表明惜春爱春之情。
2.叶嘉莹先生言杜甫才性健全,作品往往呈现出“担荷中之欣赏”。所谓“担荷”是指其直面自身或时代的苦难,所谓“欣赏”则指其对现实生活的从容观赏。请结合本诗加以说明。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E.全诗意象密集,语言含蓄蕴藉,以暴风骤雨喻动荡时局,更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2.诗歌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9-17更新 | 1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B.颔联中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这一带着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似有些任性,却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
C.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侯做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D.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寄托飘零寥落之感。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衰谢”,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
2.这首诗饱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做具体赏析。
2021-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他乡作客、长年漂泊、登台无友、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B.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环境,诗人在多风的秋日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之欢,只能惹恨添悲。
C.颈联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饮,归结到贫穷多病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D.这首诗气象磅礴,意境宏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厉,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2.请简要赏析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使用的妙处。
2020-06-08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