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传记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03 题号:23746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永远中国心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大典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震撼天下亿万人们心灵的话语:“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句话在时时刻刻以祖国利益为重的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曾宪梓曾饱受旧中国内忧外患之苦,此生此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他怀抱赤诚爱国之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分忧解难,为振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而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七十年代中期,曾宪梓创立金利来并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首先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曾宪梓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家乡的工厂、学校和民居已变得破烂不堪,乡间学校的数目还不如解放前的时候多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自己深受祖国培育之恩,但却未能留在国内参加经济建设,心里更是觉得十分难受,一种儿子对深爱的母亲未尽天职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曾宪梓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祖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这十几年来,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捐资总额已经超过二亿三千万元,捐赠的大小项目超过二百项,为祖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曾宪梓常对人们说:“解放前我的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小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重返校园。我就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才得以顺利读完中学、大学的。所以,我要尽职尽责地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一九七七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从那时候起,曾宪梓就规定自己每年要按实际能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解决各种难题,开始每年五十万以上,以后每年逐年递增,从一百万、三百万、五百万、一千万……他决心这样一路捐赠下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帮助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由曾宪梓捐资一亿港元、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基金会”将奖励内地的优秀教师,其中主要侧重于师范院校的教师。             
曾宪梓多年来在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于是,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只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无论是洛杉矶奥运会还是汉城(现在的首尔)奥运会,曾宪梓都亲自设计、亲自选料,制作出数千条绣有中国奥委会会徽的深红色优质领带,赠送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获得辉煌的成绩,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荣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宪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他决定出资发起“金利来、银利来偕百家名店支持北京申办二〇〇〇年奥运会”大型活动。曾宪梓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曾宪梓说:“祖国和家乡是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地方,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曾宪梓,一个将自己的躯体、灵魂、金钱、乃至生命与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似乎随时都可以为他的祖国喷洒满腔热血。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曾宪梓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高风亮节,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中国,响当当、亮堂堂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凝聚力走向崛起、走向腾飞的中国,应该为成功地拥有和培养出这样杰出、这样忠心的儿子而自豪。
(节选自夏萍《曾宪梓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 )( )
E. 记述重要人物,特别讲究客观、真实、准确。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而是采用对照式结构,将曾宪梓在“解放前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的悲惨遭遇和解放后在香港创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A.曾宪梓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里最首要、最核心的二字就是“忠孝”,也就是对国家要忠诚、对家乡人要孝悌。“中国”这两个字,在曾宪梓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B.曾宪梓对家乡的捐助是多方面的。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是比物质层面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C.曾宪梓也知道,靠他一个人是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力量就非同小可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为期不远了。
D.曾宪梓以拳拳赤子之心,倾力回报祖国的高风亮节、大义之举,与当今社会某些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
2.请指出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曾宪梓先生对祖国的回报的,并简要分析。
3.简析曾宪梓先生的心路历程。
4.有人说,曾宪梓如此大规模的捐资,不否认有爱国心,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巧妙地做商业广告,因为他毕竟是企业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
12-13高二下·辽宁大连·期中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并不广为人知,日子过得非常困顿。尽管23岁就写了第一部小说,但他花了整整七年时间才找到第一个出版商。
1954年,做记者的马尔克斯被派驻巴黎,其后长时间住在国外。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塞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开始了他每天“仅与六包香烟为伴”的创作。
“当年,面对空白稿纸,我还不知道读者会在何方。”“我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这句话从哪儿来,将到哪儿去。”若干年后,马尔克斯回忆这一段“孤独的旅程”如是说。
待他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月。稿子是打印出来的,一式两份。他把两份稿子全都交给了梅塞德斯说:“给你。”
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梅塞德斯接过书稿后开了一句玩笑:“是难产。”除此之外,他们就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梅塞德斯变卖了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已经债台高筑。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她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末了东赊西借,咬牙坚持了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和梅塞德斯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当他们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清晨,马尔克斯夫妇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坐在临街的位置上,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一本《百年孤独》。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梅塞德斯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它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视为生命。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甚至还有好心的读者。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有人甚至寄给他求爱信,弄得他哭笑不得。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上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对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地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3.6-2014.4.17),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尔克斯原计划10个月创作完成《百年孤独》,实际用了18个月,因为多出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债台高筑。
B.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摆着一本《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夫妻俩都很激动,他们意识到《百年孤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D.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他们开始的时候关注他作品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精神诉求。
E.作为被全世界认可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马尔克斯以一部《百年孤独》而举世闻名,获得诺贝文学奖后,他又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显示其创作生命依旧旺盛。
2.马尔克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叙述《百年孤独》诞生的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马尔克斯的“孤独”与“不孤独”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塞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待他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月。稿子是打印出来的,一式两份。他把两份稿子全都交给了梅塞德斯说:“给你。”

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梅塞德斯接过书稿后开了一句玩笑:“是难产。”除此之外,他们就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梅塞德斯变卖了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已经债台高筑。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她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末了东赊西借,咬牙坚持了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和梅塞德斯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当他们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清晨,马尔克斯夫妇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坐在临街的位置上,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一本《百年孤独》。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梅塞德斯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它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视为生命。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 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尔克斯原计划10个月创作完成《百年孤独》,实际用了18个月。因为多出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债台高筑。
B.看到一个家庭妇女的菜篮里摆着一本《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夫妻俩都很激动,他们意识到《百年孤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马尔克斯的作品从拉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且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这除了他作品本身的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
D.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关注他作品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精神诉求。
E.作为被全世界认可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马尔克斯以一部《百年孤独》而举世闻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又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显示其创作生命依旧旺盛。
2.尔克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叙述《百年孤独》诞生的故事?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18-11-16更新 | 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黄乃裳的“分内事”

少木森

黄乃裳,闽清六都人,他出生时,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才九年;他离世时,国共第一次合作。他的一生,奔走沉浮在中国最多灾多难、波谲云诡的岁月,几乎与一部中国近代史相始终。

少年黄乃裳家境贫寒,受洗入教。在教会里,黄乃裳学习到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后来,他虽中过秀才、举人,但不沉湎科举功名,主张“为国家做点分内事”。他办刊介绍西方医药科学知识,劝人去除愚昧,相信科学。1875年1月,同治帝死于天花,惊动全国,各地驱避瘟神的现象泛滥。黄乃裳立即撰文说明天花的病因、病理,说细菌病毒是可以防预的,没有什么神秘可怕。他还劝人种牛痘,控制了天花的流行。

1896年,黄乃裳自筹资金独力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在创刊号上,他开宗明义地阐明办报的宗旨:“人人广进言路,人人获听言之益”。《福报》传到北京,引起了康有为、梁启超、王锡蕃等人的注意。1897年末,王锡蕃向光绪皇帝推荐黄乃裳参加经济特科考试。在京期间,黄乃裳遍访谭嗣同、林旭等“六君子”,或促膝长谈,或坦言争论。他还六次晋谒李鸿章,八次上书皇帝,倡言变法维新。

1898年9月变法失败,黄乃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逃命,而是冒着性命危险,费尽周折通知康、梁出走避祸。回闽后,黄乃裳没有选择避世隐逸,又赴兴化办盐务。在实际的事务奔忙中,他更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更真切地耳闻目睹民间疾苦,慨然喟叹:“闽地苦瘠,丰年亦不足食,乡曲贫民,终岁啖红薯十室而九。”为了改变这惨况,黄乃裳决计下南洋,“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辟一生活路径。”

1900年4月,黄乃裳带着几个亲人来到英属沙捞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拉让江找到了垦地。他在闽清、古田等地招集了1000多个垦民,建立新福州总公司,开始了艰苦的垦荒创业。他跟大伙在草房里同吃同睡,伐木垦地。风风雨雨五年过去,新福州垦地初具规模,一改往日萧条荒凉,呈现一派欣欣向荣。

由于长期劳碌奔波,黄乃裳得了严重的胃病。有一回,黄乃裳胃病复发,疼得异常厉害,心想:这回恐怕要去见上帝了。他回想几十年来坎坷生涯,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吩咐人去拿纸笔。大伙以为他要写遗书,黄乃裳说:“我一身奉行‘三不主义,一不买田,二不存款,三不盖房,遗产全无,写何遗嘱?要说遗嘱,我的遗产就是垦地,都是大家的……”说罢作联自挽:

平生所愿事多违,差幸闻道壮年,天若有心,期尽藐躬分内事。

故土久愁人太满,远辟殖民小局,我虽撒手,仍留余地后来人。

这一次,死神只是与黄乃裳擦肩而过,但垦区经营却逐渐惨淡了,加上当年黄乃裳曾向沙捞越当局借了四万元给大伙当船费,此际当局加紧向黄乃裳索还债款,垦场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黄乃裳只得申请延迟还贷。当局要挟他:延迟还贷得有条件,不能再反对当局在垦场内设赌场、卖鸦片。黄乃裳一听,气得大声说:“我黄乃裳就是杀头剥皮,也不愿看着自己的同胞沦为赌钱鬼、鸦片虫!”就这样,黄乃裳告别了自己苦心经营五年的新福州垦场。

1904年,国内革命思想激荡。黄乃裳认为,自己“又该去做点分内的事”。他毅然回国,在上海联络蔡元培、林森等人,为宣传革命殷勤奔走;在厦门,办《福建日日新闻》,大量传播“民权”“民生”思想。1911年,他回福州任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教务长。年底,同盟会在福州发动起义,黄乃裳在家里召集学生组成炸弹队,配合国民军作战。队伍需要选一名旗手在前面擎旗,黄乃裳说:“旗手不用选了,我今年63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我分内该给大家当一回旗手啊!”于是,黄乃裳擎着十八星红方大旗,带领人马冲向敌营。在市民的积极配合下,清军投降,福州光复。

光复后,黄乃裳出任省交通部长。袁世凯窃国后,黄乃裳愤而辞官,回故乡闽清从事公益事业。他组织乡民开渠建坝,使1000多亩旱地得到灌溉;创建闽清教育会,在各乡办校34所。各方赞誉鹊起,而他超然处之,只说:无非做些分内事耳。

1920年12月,72岁高龄的黄乃裳不顾年迈体弱,应孙中山邀请,赴广州任“中华民国”政府高等顾问,次年夏因病回乡。1924年9月22日,黄乃裳病逝于闽清梅城,终年76岁。

(摘编自《福建乡土》2008年第6期)


相关链接

①27岁的黄乃裳半途出家学习八股文,是为了走科举当官的道路。1897年,黄乃裳被选为拔贡,这时期的黄乃裳在读书当官的道路上是颇为得志的,但黄乃裳却陷入痛苦之中。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黄乃裳的弟弟黄乃模是“致远号”的副管带,在甲午海战中和正管带邓世昌一道壮烈殉国。黄乃裳悲愤到了极点,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黄乃裳被列进慈禧太后要拘捕的黑名单。他悲叹:“呜呼,三十年之热肠渴望,一旦飘荡于罡风。”

(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

②黄乃裳出任福建军政府大员,掌握了相当大的财权。叙官局局长刘通造访黄乃裳,商谈公务,黄乃裳便留他一起吃午饭。饭菜上桌,刘通大吃一惊,饭是普通的大米饭,二菜一汤是芥菜、蚬仔与闽清糟菜汤。黄乃裳端起饭碗,吃得津津有味。刘通大为折服。

(赖晨《辛亥革命后的黄乃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早年教会里学习的经历,开阔了黄乃裳的眼界,使他能利用科学知识普及常识,消除民众的愚昧,移风易俗,造福乡里。
B.黄乃裳创办的《福报》是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倡导广开言路的办报理念,大量传播“民权”“民生”思想,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很大。
C.甲午战败,国仇家恨让黄乃裳放弃科举,走上了维新变法的道路。虽变法失败,但这一场特殊的经历,对丰富他人生的阅历和磨砺思想锋芒,具有积极作用。
D.黄乃裳在福州发动了福州起义,力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黄乃裳在学生中组织炸弹队,并身先士卒擎旗引领,为福建的光复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黄乃裳任事慷慨,注重大节。他不顾自身安危帮助康、梁出走避祸;为保护同胞垦民,不向沙捞越当局低头;反对袁世凯不惜辞去高官。他身上颇有中国传统的侠义古风。
2.黄乃裳一生事业波澜壮阔,却仅以“分内事”三字自许。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黄乃裳的“分内事”包括哪些方面的事业?
3.黄乃裳在自挽联中,袒露出南洋开垦事业背后哪些不为人知的心迹,又表现出怎样的气度情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有人说,黄乃裳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气度。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2017-03-14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