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论语》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2567959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阐明“仁者无敌”的意义。“王天下“不在乎土地大小,只要国君施行仁政,百姓就会归顺。
B.施行仁政要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发展生产,让老百始温饱无优,不陷于水深火热中。
C.孟子认为百姓有时间深耕细作,温饱无优,就会心向国君,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打胜战。
D.教化百姓也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教民以孝梯忠信等做人的道德修养,人民会用这些侍奉父兄尊长。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这段文字说明有德行的人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14-15高三上·福建福州·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分别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2.(1)结合前三则材料,概括颜回学习的特点。
(2)第四则材料,有人认为对颜回是似贬实褒,有人认为是明褒暗贬,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2022-06-29更新 | 196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一句话。
2.“君子”是《论语》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请简要概括上面两句话所体现的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
2021-08-18更新 | 24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而不怨。”(《里仁》)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道:引导。
1.(1)“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①句中“劳而不怨”的“劳”的意思应该是______。
(2)请解释③和④句的“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2.综合①②句,简述孔子在劝告父母和朋友方面的共同原则,并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综合①③④句,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
2022-10-08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