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4 引用次数:146 题号:2862163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江天暮雪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下列对这两首作品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刎颈交”,即生死朋友。这里指诗人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毫无算计之心的朋友。
C.“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雪景图。“卷玉花”写出大雪动态之美,“白浩浩”写出雪境静寂之美。
D.“云深一蓑小”是“船自流”的结果,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远的痕影,体现了“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
2.请分析这两首作品塑造的“渔翁”形象有何共同点?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2018-11-20更新 | 14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完成各题

人月圆

倪瓉①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②,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月明,依依素影③,何处飞来?


【注】①倪瓉:元末明初画家、诗人。②越王台:越王勾践所筑的楼台。③素影:指明月。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莫问”一词,写出了作者不愿因回忆前朝兴亡而伤感的内心意愿。
B.三至五句写草绿、花开、鸟鸣之景物,不见春日之欢欣,却流露着些许凄凉。
C.“依依素影,何处飞来“与“明月几时有”情思相近,都是对大自然的疑问。
D.全曲以“上”等动词写人物活动,以景物描写交待流连的情境,画面感很强。
2.阅读全曲,对画线句“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加以赏析。
2019-05-07更新 | 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双调】蟾宫曲

(元)阿鲁威①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依旧向邯郸道②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③。


【注】①阿鲁威:蒙古族人,字叔重,号东泉,曾任南剑(今福建南平)太守。此曲是赴任南剑太守时,途中所作。②邯郸道:典出自“黄粱梦”故事,喻指求取功名的道路。③渭北春天,日暮江东:“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这首元曲有多处用典,其中“问居胥今有谁封?”化用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典出自汉代________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2.简要分析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019-12-1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