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99 题号:3077315
“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
A.深秋B.寒冬C.残春D.盛夏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氓》通过弃妇的口吻,表达了“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情感主题,抒发了一种“怨悱”的情怀,鞭挞了虚伪的人性和社会生活的不公正。
B.《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C.《蜀道难》借用乐府古题,展开奇伟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的壮丽雄险,感叹山川险阻,表达了对古老蜀道的赞美。
D.《琵琶行》通过诗人的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沦落的命运,并由此关牵到自己被贬的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2016-11-18更新 | 13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指阴历每月第一日。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根子符合礼仪。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D.《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阴历十五。
2017-11-13更新 | 12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于散文的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大多属于哲学和史学著作,但都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例如《论语》,鲁迅曾对它评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B.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多用铺叙和描写的手法。枚乘的《七发》是汉赋形成的第一篇,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左思的《三都赋》使得洛阳的纸价上涨。
C.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提倡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D.明清两代实行文化专制,妨碍了文学的发展。散文成就虽不如唐宋,但也出现了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桐城派”等著名的散文流派。
2018-02-10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