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3671967
阅读小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迁黄州知府,射杀贼前锋一只虎,夺大纛而还。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十三年迁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贼魁贺一龙、蔺养成等萃蕲、黄间,文岐设备严。贼党张雄飞将南渡,命游击杨富焚其舟,贼乃却。巡抚宋一鹤上其功。副 将张一龙善驭兵,文岐重之。尝共宿帐中,军中夜呼噪,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坚卧不出。质明,叛兵百余人夺门遁,一龙追获尽斩之,一军肃然。杨富既 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兵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十五年,左良玉溃兵南下大掠。文岐立马江口迎之,兵莫敢犯。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会擢督粮参政当行,文岐叹曰:“吾为天子守孤城二载矣,分当死封疆,虽危急,奈何弃之。”遣妻奉母归,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无何,荆王府将校郝承忠潜通张献忠。明年大举兵来攻,文岐发炮毙贼甚众。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献忠闻其名,不杀,系之后营。时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同系,文岐密谓曰:“观贼老营多乌合,凡此数万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义,同心协力,贼可歼也。”于是 阴相结,期四月起事,以柳圈为信。谋泄,献忠索之,果得柳圈,缚文岐斩之。将死,语人曰:“吾所以不死者,志灭贼耳。今事不成,天也。”含笑而死,时文岐 陷贼中已七十余日矣。事闻,赠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文甚倚之倚:倚重
B.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固:坚定的
C.时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同系系:联系
D.于是阴相结,期四月起事阴:暗地里
2.2.下列对原文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B.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C.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D.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3.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2)遣妻奉母归,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崇文,字崇文。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留知行营节度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诏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俾统左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初,辟陷东川,执节度使李康不杀也;至是,归康以丐雪,崇文数康失守罪,斩之。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捍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居邠三年,戎备整修。卒,年六十四。

(《新唐书·列传九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
B.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
C.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
D.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
B.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卯漏指的就是卯时。
C.逆旅,古代指的是客舍,旅居,“人生如逆旅”则常用以喻人在旅途的充实与快乐。
D.案牍,案:指书桌或办公桌;牍: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陋室铭》有“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崇文军功显赫,获得升迁。随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时,屡经升迁任金吾将军;后又在救援宁州时打败吐蕃,被封为渤海郡王。
B.高崇文治军有素,声望很高。高崇文平日治军严明,训练有素。当刘辟反叛,朝廷遴选将领时,高崇文不负众望,成功当选。
C.高崇文军纪严明,作战英勇。军队经过兴元,将折断羹匙和筷子的士卒斩首示众;攻打鹿头城时八战八捷,动摇了敌人的军心。
D.高崇文目不识丁,安于享受。高崇文不晓文字,厌恶公文。而他依仗功劳,尽享蜀地国库中的奇珍宝物和工匠机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
(2)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2020-03-31更新 | 9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茂字休连,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

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亦知齐之将亡,求为边职。久之,为雍州长史。梁武便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人或谮茂反,帝弗之信。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而茂少有骁名,帝又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上策。”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义,长史那犹卧。”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发雍部,遣茂为前驱。郢、鲁既平,从武帝东下,为军锋,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及战,梁武军引却,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矟翼茂而进,故大破之、茂勋第一,欣庆力也。

群盗之烧神兽门,茂率所领应赴,为盗所射。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

茂性宽厚,居官虽无美誉,亦为吏人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为众所瞻望。徙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在州不取奉,狱无滞囚,居处被服,同于儒者。于州。武帝甚悼惜之,诏赠太尉,曰忠烈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B.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C.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D.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中国古代封建爵制中的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五等爵位。
B.长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谥,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带有景、懿、灵、炀等字眼的谥号往往是一种美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茂具有先见之明,他看出齐朝将亡,请求担任边地的职务,过了很久,被任命为雍州长史。
B.王茂作战勇猛果敢,在朱雀门的战斗中,他下马挥单刀奋勇向前,在外甥的帮助下大败王珍国军。
C.王茂性情仁爱宽厚,能让吏民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做雍州长史时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滞而未决的囚犯。
D.王茂举止行为端庄,仪表俊美,为众人景仰;独处一室时也衣冠端正,即使是身旁的仆妾也没有见过他倦怠的样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
(2)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
2020-09-20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粱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今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即为二千石,再次一级为比二千石。
B.“变节”是“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的意思。
C.“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有时意思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古代相关词语不少,如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的空间以备将来容纳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精通治理,恩威并用。任职广汉时因施恩深得百姓依赖;任职益州时,又因施威使异族不得不归顺。
C.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2)今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2020-10-29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