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2 题号:369465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①   
刘长卿②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②刘长卿(约726-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④栖迟:居留。
1.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酒楼秋望 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6-06-21更新 | 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妙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①鲁山:县名,今属河南,境内有同名的山。②惬:恰当,相合。③何许:何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野情”,是指诗人面对自然山野独有会心而产生的情趣。
B.诗人对鲁山山中的气候物种、幽居人家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C.诗人笔下的鲁山,山势高低起伏,错综变化,颇有曲径通幽的妙处。
D.本诗融情于景,在充满情趣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2.本诗第四联以“云外一声鸡”越发衬托出山野的宁静。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一项是
A.青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杜甫《题张氏幽居》)
B.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C.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白居易《晚秋夜》)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3.元代诗评家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谈到这首诗时说:“……‘熊’‘鹿’一联,人皆称其工,然前联尤幽而有味。”在方回看来,第二联比第三联写得有味道。你更喜欢哪一联?为什么?
2020-05-07更新 | 12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导。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2.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B.上片分为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
C.一个“恨”字,是诗眼,通篇笼罩全诗的感情基调。
D.这首词应属于“豪放词”。
3.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6-11-1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