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375095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诗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的颈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秋 思①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②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中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到“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结合,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尾联,借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闲居在家却又欲获高位而不得。
E.诗歌的颈联借助“砧杵”“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
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做具体的分析。
2018-12-19更新 | 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舂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英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①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特点,表现了诗人谪居之感。
B.颌联“闲恨闲愁触处生”,照应了首联“副使”的闲职,点明了题目中的“独酌”原因。
C.尾联用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
D.整首诗言浅情深、意味深长,借特殊的节日、特定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愁。
2.颈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2020-06-21更新 | 1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C.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
D.作者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才情豪迈,挥洒自如,本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2020-03-18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