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9 题号:3877502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语文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成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B.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修辞可分为“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C.前人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转注”、“假借”实际上只是用字的方法。
D.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半步,古时称人行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
B.“驽马十驾”的“驾”是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十驾”在文中比喻很远的路程。
C.“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2021-10-14更新 | 16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
A.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B.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C.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D.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2017-11-01更新 | 10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以来就以桥的多和设计精致合理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桥的是:(     
A.五亭桥(江苏扬州)、安平桥(福建晋江)、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B.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C.赵州桥(河北赵县)、洛阳桥(福建泉州)、广济桥(广东潮州)、卢沟桥(北京丰台)
D.安平桥(福建晋江)、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风雨桥(广西三江、湖南、湖北、贵州)
2021-03-23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