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67 题号:390383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网9月19日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
B.在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D.存在多年的污染问题,是环保部门束手无策,还是当地政府部门充当违法排污者的保护伞,甚至为了追求GDP而有意放弃监管责任?
【知识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后引发了全社会的       反响。观众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21年,中国发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能从当选人物身上找到现实的印记,祖国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能在个体奋斗的讲述中得以生动地体现,百姓关心的每一个民生话题都能从节目       的人文关怀里听到真诚的呼应。

当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屏幕,当一个个至真至柔的故事照亮时代,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这些       的个体,就像是茫茫人海中一个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普通而平凡地生活在你我的周围。他们的经历曲折艰辛、       ,属于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难以复制。但,他们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非凡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驱散着漫长冬季的寒意,传达着超越时空的向上力量,为初春的大地播撒下温暖的种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热烈 无处不在 有声有色 千回百转
B.激烈 无所不至 有血有肉 千磨百折
C.激烈 无所不至 有声有色 千回百转
D.热烈 无处不在 有血有肉 千磨百折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幅壮阔雄浑的时代画卷,而且看到了画卷中蹲厉奋发的个体
B.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幅时代画卷的壮阔雄浑,而且看到了画卷中个体的蹲厉奋发
C.人们不仅看到了画卷中绰厉奋发的个体,而且看到了一幅壮阔雄浑的时代画卷
D.人们不仅看到了画卷中个体的蹲厉奋发,而且看到了一幅时代画卷的壮阔雄浑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凡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驱散着漫长冬季的寒意,为初春的大地播撒下温暖的种子,传达着超越时空的向上力量。
B.非凡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驱散着漫长冬季的寒意,传递着超越时空的向上力量,为初春的大地播撒下温暖的种子。
C.用非凡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驱散着漫长冬季的寒意,传递着超越时空的向上力量,为初春的大地播撒下温暖的种子。
D.用非凡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驱散着漫长冬季的寒意,传达着超越时空的向上力量,为初春的大地播撒下温暖的种子。
2022-06-13更新 | 1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日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刑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栉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通过“悬量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B.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赛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D.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2019-10-25更新 | 10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B.大脑这个东西越用越好用,越用越聪明。有的人之所以本事小,办法少,进步慢,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脑子懒。
C.为稳定香蕉市场,减少农民因香蕉滞销带来的损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两级政府均做出决定,从财政中列出专项资金,分别对香农和香蕉经销商进行补贴。
D.备受瞩目的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制造业大国” 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成为“服务业大国”,即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结构转换。
2020-02-05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