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1 题号:40179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大铁椎传(节选)
魏 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B.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C.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D.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2.2.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如何四纪为天子”中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故约略称“四纪”。
C.绔,裤子。古代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筒,没有前后裆。纨绔是有钱人穿的,纨是织造得较为细致的生绢,后用纨绔专指富贵而又不务正业者。
D.教坊,唐代民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构。它自唐代设置,迄清初废止,历经唐、宋、辽、金、元、明、清七代。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叙事简洁,议论精当,又善于层层设疑,读来引人入胜。
B.“皆不足用”一语,既说明大铁椎极有抱负,想寻找真正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
C.文章着重描写大铁椎的神勇和绝技,旷野杀敌一段,描写细致,绘声绘色。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意在表明作者对世上如宋将军之类的徒有虚名的好武之士的嘲讽。
D.作者增加了一些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塑造出一个丰满的侠客、大力士的英雄形象,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人才不被世用的感慨。
4.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2)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段秀实,字成公,陇州淠阳人也。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及长,沉厚有断。德宗嗣位,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张掖郡王。

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欲行元载旧志,筑原州城,开陵阳渠,诏中使上闻,仍问秀实可否之状。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以邠宁节度李怀光兼泾原节度使,以事西拓。无何,刘文喜叛,亦不果城。

四年,朱泚盗据宫阙,源休教泚伪迎銮驾,阴济逆志。泚以秀实尝为泾原节度,颇得士心,后罢兵权,以为蓄愤且久,必肯同恶,乃召与谋议。秀实初诈从之,阴说大将刘海宾、何明礼、姚令言判官岐灵岳同谋杀泚,以兵迎乘舆

及韩旻追驾,秀实以为宗社之危,期于顷刻,乃使人走谕灵岳,窃令言印。不遂,乃盗用司农印印符以追兵。旻至骆驿得符,军人亦莫辩其印文,惶遽而回。秀实谓海宾等曰:“旻之来吾党无遗类矣我当直搏杀泚不得则死,终不能向此贼称臣。”明日,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因以笏击泚,泚举手扞之,才中其额,流血匍匐而走。凶党群至,遂遇害焉。德宗在奉天闻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初,秀实见禁兵寡少,不足以备非常,乃上疏曰:“臣闻天子曰万乘,诸侯曰千乘,大夫曰百乘,此盖以大制小,以十制一也。尊君卑臣,强干弱枝之义,在于此矣。今外有不庭之虏,内有梗命之臣,窃观禁兵不精,其数全少,有患难,将何待之!且猛虎所以百兽畏者,为爪牙也。若去其爪牙,则犬彘马牛悉能为敌。伏愿少留圣虑,冀裨万一。”及泾原兵作乱,召神策六军,遂无一人至者。秀实守节不二,竟殁于贼,其明略义烈如此。

(摘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文本二:

今之称太尉(段太尉,指段实秀)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摘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对应字母写在答题卡上。
旻[A]之[B]来[C]吾[D]党[E]无[F]遗[G]类[H]矣[I]我[J]当[K]直[L]搏[M]杀[N]泚[O]不[P]得[Q]则[R]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何,刘文喜叛”与“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两句中的“无何”的意思相同。
B.乘舆,汉代蔡邕在《独断》上将其解释为“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文中用作皇帝的代称。
C.非常,文中指突如其来的事变。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非常”的意思相同。
D.卒,文中是“终究、终于”的意思。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中“卒”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秀实极孝顺,六岁时,母亲生病,他不吃不喝七天,等到母亲病情好转,才喝水吃饭。
B.段秀实曾经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盗用了司农印印符,侥幸地追回了叛将韩旻的部队。
C.段秀实趁着参加议事会的机会,拼力抢夺朱泚手上的象笏,当场大骂,并想要击杀朱泚。
D.段秀实以百兽畏惧猛虎为喻,强调加强禁兵的重要性,后来泾原兵作乱,印证了这一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
(2)因以笏击泚,泚举手扞之,才中其额,流血匍匐而走。
5.文本二中,柳宗元认为段实秀除了勇武之外,还有哪些个性值得人称赞?请简要概述。
2023-06-03更新 | 1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君子之多:赞赏
B.以恩泽市:收买
C.数千百言凡:凡是
D.会有恶居易者素:向来
2.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进谏的一组是( )
①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②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④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⑤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高兴。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李绛劝说皇上,白居易事无巨细必定要说,并非说话轻佻,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
D.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4.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况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B.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C.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D.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敕,下诏书,但“敕”用于加官晋爵时,命令中有告诫官员的内容。
B.乘传,指乘坐驿站的车辆,代表乘坐者有一定级别或受皇帝特殊恩遇。
C.刀笔,形容人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写文章文思敏捷,文笔犀利。
D.进俸,增加俸禄。“进正三品俸”指虽然官职未升,但领正三品的俸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巧施小计,迅速整顿了吏治。他初到任,并不急于出手,而是静观群吏的表演;掌握情况后,召集下属,宣布滑吏的罪恶,采取雷霆手段,一举震慑了群僚。
B.况钟勤政爱民,切实为百姓减负。当时,苏州赋税繁重,朝廷都多次下诏削减,他倾力配合巡抚周忱细心筹划,奏请朝廷,免除很多人的军役,减免了大量的赋税。
C.况钟重教爱才,热心推荐真才俊。他非常重视教育,礼待文人儒士,照顾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在对待邹亮一事上,他看穿了匿名者的心思,坚持举荐,不为所动。
D.况钟政绩卓异,历三任苏州知府。他因廉能,受人推荐,首知苏州;守丧期间,因百姓到京城挽留,只得奉旨再任;任期已满,本该升迁,因百姓请求,遂三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2)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
2021-04-10更新 | 2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