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421960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读书斋诗
谢灵运
春事时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
偃仰倦芳褥,频步忧新阴。
谋春不及竟,夏物遽见侵
【注】
①该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诗人此时醉心山水,无心政事。
②被,披。
③遽,遂。
1.请简要赏析诗歌第二联所营造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请简要赏析第三联中“倦”字的妙处。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都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于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曹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诗人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以自嘲的口吻开头,说只能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又含有几分牢骚。
B.颈联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是夸张愤怼之语。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地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2.请赏析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2020-04-24更新 | 1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

鲛人①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①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B.“悠悠”两句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出,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登江中孤屿”。
C.“夕阳”两句再现往昔二人游览的情景,前句为景语,后句为情语,“兴非一”即兴致无穷,不一而足。
D.“南望”两句抒写对王迥的思念:回到家中,不禁遥望鹿门山,恨少人理解,不被重用,心中怅然若失。
2.请赏析“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两句的艺术技巧和作用。
2020-03-06更新 | 1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完成以下各小题。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③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该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虽然以现实的婚姻生活为描写对象,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
C.这是一首祝贺年经姑娘出嫁的诗,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D.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2020-11-24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