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5 题号:424420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
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
②山礬:本名郑花,木高数吃,春开小百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1.这首诗写出了水仙花怎样的特点?
2.有人说对水仙花的描写在前后的不统一中体现出独特的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小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释】①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代著名游览胜地。②翡翠:翠鸟。③物理:事物的道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初春景象,先是一片春花飞落,然后是万万千千飞花,愁情被引爆。
B.颔联继续描写春花飘落,诗人愁情递增,就如同借酒浇愁,反而更添愁苦。
C.颈联写曲江景象,翠鸟在原来人住的小堂上筑巢,石麒麟倒卧在坟墓之旁。
D.这首律诗描写诗人在曲江池畔观落花、赏春景,由此引发感慨,自然真切。
2.本诗颈联寄寓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以下诗句没有寄予“物是人非”感慨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2019-11-22更新 | 9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当时诗人寓居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深沉委婉,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B.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C.第二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D.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2020-10-28更新 | 1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远曲

张 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马台是历史古迹,给人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之感,在古迹旁送别友人,在别离的惆怅中,更增添了些许伤感。
B.行人醉倒,暗示主人也酒醉,主人竟全然不顾及主仆关系,举杯向童仆劝酒,把主人醉酒之态描绘得生动逼真。
C.“青天漫漫复长路”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车马消失在青天长路交汇之处。
D.“远游无家安得住”,诗人担忧友人没有结婚成家,远游在外,没有家人的照顾,漂泊孤苦,远行的悲伤溢于言表。
2.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曰:“从前送远诗,此意未曾写到。”请你根据诗歌最后一联,评点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2020-12-09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