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431771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②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1.前人评论上阕“满袖尘埃推不去”的“推”一词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喷霜竹:谓吹笛。喷,吹奏。霜竹,秋天之竹,借以指笛。②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后被罢相,隐居东山。③宝镜:喻知我者。
1.按照词的字数分类,这首词属于_______
2.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词的开篇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主题,吊古伤今,抒发内心的不得志,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B.上片画线句写景,夕阳西下,风吹乔木,鸟儿归巢,这温馨的画面引发诗人不得志而思归的情绪。
C.下片运用典故,借谢安的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的往事,曲折隐晦地表达未见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
D.辛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这首词登览怀古,借凭吊古迹,抒发内心“闲愁”,风格豪放。
3.联系全词,分析下片画线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2019-11-11更新 | 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②障泥:马鞯,垂于马腹两侧以挡尘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两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这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B.“障泥未解玉骢骄”一句中,“玉骢”即如玉的马。这一句描写马要越过河去的动态,窦则是为了衬托苏轼被美景所迷而不愿离开的静态。
C.“我欲醉眠芳草”一句,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出了月下芳草之美,也写出了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渴望,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中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表现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E.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2019-06-07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

房舜卿

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梅花一夜绽放似乎是因词人相思之苦而形成的结果,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与佳人离别后的思念愁苦之情。
B.上阕后面三句,借用南浦、断桥、斜月这些在古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描写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无限的惆怅凄凉之情。
C.下阕前两句通过“盈盈微步凌波袜”,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的美感形象,“东风笑倚”写佳人在东风中的微笑,足以慰藉词人远走天涯的悲凉心情。
D.下阕后三句着“愁绝”两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描写出自己远走天涯,羌管悠悠,暮霭沉沉的羁旅愁思。
2018-05-0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