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458341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西楼忆行简

白居易

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碍日暮山青簇簇,漫天秋水白茫茫。

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

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塘。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任职,弟弟白行简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任职。
1.第三联中,“三年”“万里”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2.全诗紧扣“望”展开,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2016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白居易(772-84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其三)

白居易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注]①草堂初成: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忠耿直言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即于此筑草堂。②孟光:东汉贤士梁鸿之妻,成语“举案齐眉”即出自梁鸿、孟光之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题目,本诗当属白居易在香炉峰下择地建房居住时写的组诗之一。
B.颔联写冬“纳日”夏“迎风”,描绘草堂一年四季都适合居住的美好。
C.颈联中的“才有点”和“不成行”与题目中的“草堂初成”遥相呼应。
D.尾联用典,以东汉梁鸿之妻孟光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向往。
2.白居易的诗一向以“平易通俗”而著称,但本诗也不乏委婉含蓄的抒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22-05-28更新 | 12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歌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沉郁悲壮,体现了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B.颈联的意思是喝酒的时候引经据史,行行酒令;倾听对方的吟颂,胜过聆听美好的音乐。
C.“更待菊黄家酝熟”中“家酿”指家中自酿的酒;“待”字照应了题目中的“约后期”,即秋天再相聚。
D.“共君一醉一陶然”中“君”指的是刘禹锡,“陶然”的意思是舒畅快乐的样子。
E.尾联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图。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2018-05-05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白居易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注】①也写作“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此诗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此期间他的好友韦侍郎也已被贬。②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汉代刘向的《说苑·贵德》说:“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的“孤城”指偏远之地,而“城高”紧扣“望”字,“远思”则紧扣“呈”字。
B.第二联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诗人向远处眺望看到的人、船、水等景象,格调悲凉。
C.诗人用“江上秋三至”点明韦侍郎回京三年未与诗人相见的事实,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D.“向隅心”用典而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失意,跟下句所表达的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E.本诗是一首排律,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一种,格式不拘泥,但也要遵守押韵等。
2.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8-02-27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