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2 题号:462768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为中散。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又拜选部尚书。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镇长安。坐盗官财,于统万。真君三年,宋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复其爵位,寻拜使持节、仇池镇将,督并中诸军与建兴公古弼等分命诸将,十道并进。四年正月,豹子进击乐乡,大破之。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镇仇池,至汉中,闻官军已西,惧不敢进。豹子与司马楚之至浊水,击禽崇之,尽虏其众,仇池平。未几,诸氐复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讨平之。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豹子以为然。寻除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如故。宋复遣杨文德、姜道盛寇浊水,别遣将青阳显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浊水城兵射杀道盛。豹子至斧山,斩显伯,悉俘其众。

初,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于是武都阴平五部氐人叛应文德,诏豹子讨之。文德阻兵固险,以拒豹子。文德将杨高来降,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宋白水太守郭启玄率众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启玄、文德走还汉中。

兴安二年,宋遣萧道成等入汉中,别令杨文德、杨头等率氐、羌围武都。豹子分兵将救之,闻宋人增兵益将,表状求助。诏高平镇将苟莫干率突骑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为尚书,出为内都大官。宋遣其将殷孝祖修两当城于清东,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击之,不克。诏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助击之。宋瑕丘镇遣步卒五千助戍两当,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其免者千余人而已。既而班师。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寻以前后战功复擢为内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淮阳,谥曰襄。子道明袭。

(选自《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B.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C.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D.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公”“王”都是古时的爵位封号,其中“王”为最高爵位。
B.“徙”表示官职的调动,“徙于统万”指将皮豹子调到统万去任职。
C.“赠”表示朝廷对已逝官员的职位或爵位进行追封,如赠太子太保。
D.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如“真君”“兴安”等,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豹子少有武略,被皇上器重,多次授官封爵,号“征西大将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
B.皮豹子骁勇善战,被派往仇池镇守的宋将胡崇之听说他率领官军西进,恐惧不敢前。
C.皮豹子拙于言词,不善辩论。仇池之围解除后,他想退兵,但被古弼用语言说服而放弃。
D.皮豹子作战稳健,在武都之战中,宋人增兵益将,豹子向皇上请求增援,以保证取得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
(2)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B.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C.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D.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以前傲慢,后来恭敬态度的改变。《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2)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2016-12-13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春正月。初,梁王以河北诸镇皆服,惟幽、沧未下,故大举伐之,欲以坚诸镇之心。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罗绍威恐王袭之,入见王曰:“今四方称兵为王患者,皆以戴唐室为名,王不如早灭唐以绝人望。”王虽不许而心之,乃亟归。至大梁。唐昭宣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劳王,贻矩请以臣礼见,王揖之升阶,贻矩曰:“殿下功德在人,三灵改卜,皇帝方行舜禹之事,臣安敢违!”乃北面拜舞于庭。王侧身避之。贻矩还,言于帝曰:“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帝乃下诏,以二月禅位于梁。又遣宰相以书谕王,王辞。二月,唐大臣共奏请昭宣帝逊位。诏宰相帅百官诣元帅府劝进;王遣使却之。于是朝臣、藩镇乃至湖南、岭南上笺功进者相继。三月,唐昭宣帝降御禅位于梁。以摄中书令张文蔚为册礼使,礼部尚书苏循副之;摄停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张策副之,帅百官备法驾请大梁。杨涉子直史馆凝式于涉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特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辞之!”涉大骇,神色为之不宁者数日。梁王始御金祥殿,受百官称臣,下书称教令,自称曰寡人。梁王更名晃。张文蔚、杨涉乘辂自上源驿从册宝,诸司各备仪卫卤薄前导,百官从其后,至金祥殿前陈之。王被兖冕,即皇帝位。张文蔚、苏循奉册升殿进读,读已,降,帅百官舞蹈称贺。帝遂与文蔚等宴于玄德殿。帝举酒曰:“联辅政未久,此皆诸公推戴之力。”文蔚等惭惧,俯伏不能对,独苏循、薛贻矩及刑部尚书张盛称帝功德宜应天顺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一》)


【注】后梁太祖:朱温。梁王:即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晃。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
B.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
C.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
D.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平元年”与“元和十年”(《琵琶行》)两句中的“开平”“元和”都是年号。
B.“以翼戴唐室为名”与“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两句中的“翼”字含义不同。
C.“王虽不许而心德之”与“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德”字含义相同。
D.“盍辞之”与“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煮”“盖”字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梁王朱全忠因黄河以北各藩镇全都归服了他,唯有幽州、沧州没有攻下,故而大举讨伐,想要借此坚定其他藩镇的归服之心。
B.朱全忠虽未应允罗绍威先灭了唐室以断绝众望的建议,但心存感激;回大梁后唐昭宣帝派人来慰劳他,来人施以臣子见君之礼。
C.梁王朱全忠对于唐昭宣帝的禅让,内心无意接受,直到昭宣帝下诏并派百官将天子车驾仪仗送来,他才肯接受并且改名为晃。
D.杨凝式对杨涉说,身为唐朝宰相,却把象征国家大权的玉玺亲手送人,应该辞掉这个差事,免招后世非议;杨涉大惊并多日神色不安。
4.把文中划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乃下诏,以二月禅位于梁。又遣宰相以书谕王,王辞。
(2)帝举酒曰:“联辅政未久,此皆诸公推戴之力。”文蔚等惭惧,俯伏不能对。
2022-07-14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讷如使君传

黄宗羲

君讳枚,字卜子,号讷如,系出铜川。唐有司农臣明州,卜居鄞州之武康乡。七世孙景山,再迁慈溪,遂为世家。祖谦侯,父茂庭,赠赣县知县。妣徐氏赠太孺人

君早慧特出,攻苦力学,补博士弟子员,以拔贡选入太学。是时文气卑弱,公理胜而笔豪,然于先正体格,尺寸守之,不敢过。祭酒王敬哉赏不置,以为六馆中之领袖。随举北闱,历两科报罢,乃稍变其音节,遂登顺治戊戌进士第。

又四年,授赣县知县。其地空带闽、粤,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其供艺视他县无等,而又为文武大官治所,绛标寸纸,一日数至,急征碎务,皆取办于君。君取定俄顷,神无滞用。邑有四患,往来供亿,分派于里甲,里甲之赋,为胥吏所干没,一患也;以富民充马户,走死者即令其偿。故佥报之时,多以贿免,二患也;狱卒本为顾役,独邑为差役,其贿免亦同于马户,三患也;盐引壅滞,或计口销之,以宽参罚,四患也。君除害若嗜欲,一切不干涉于民,调停岁用,不足则以私财佐之,但使其民以力田为事,垦荒五亩,免役一年,积累而加之,数年之后,垦至二千一百余顷。督抚皆以为能,考上上。

寻丁内艰,服除,补阶州文县。人孤地绝,正赋五千而缩,无名之税倍之。君尽往例,其马政盐法行之于赣者,复行之于文。文之俗,贫富相仇,贫者恒轻生以破富贵之家为快。君于人命之诬者,立为除豁。小民知徒死之无益,此风遂革。两县烦简不同,人情亦异,君处之各得其宜。世恒訾时文之士,如尘饭涂羹,不适于用。何意盆盎中见此古罍洗,君之谓与?苟得如君辈十数,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生民庶可少安矣。

未几,滇蜀皆陷于贼,君为民强载以出,求死不得。杜子美之麻鞋,丁宝臣之徒手,何所遇之穷也。虽然,羁旅万里,囊无寸帛,践荆棘于群虎之中,劣至枌榆,则感恩之父老拥护为多,此亦循良之报也。归来浪平痛定,弟劝兄酬,赈恤其期功,如恐不及。

又十有一年而卒。

(节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节)


【注】供艺:指供给、供应。后文“供亿”意思与之相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王敬哉赏不置                  嗟:赞叹
B.里甲之                               羡:超过
C.君尽往例                                蠲:免除
D.生民庶可安矣                         少:稍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文中,王讷如的母亲徐氏被追赠为“太孺人”。
B.六馆:国子监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 宋元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文中称赞王讷如学问居国子监之首。
C.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去孝服。按古制,父母死后儿子在一定时间内应身着孝服在家守丧,以尽孝道。文中,父亲去世后王讷如在家守丧,期满后才到文县任职。
D.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文中,王讷如竭尽所能地帮助宗亲。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文气卑弱,公理胜而笔豪,然于先正体格,尺寸守之,不敢过。
(2)文之俗,贫富相仇,贫者恒轻生以破富贵之家为快。君于人命之诬者,立为除豁。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王讷如为官的特点。
2020-06-02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