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魏征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47254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董纯字德厚,陇西成纪人也。纯少有膂力,便弓马。在周,仕历司御上士、典驭下大夫,封固始县男,邑二百户。从武帝平齐,以功拜仪同,进爵大兴县侯,增邑通前八百户。

高祖受禅,进爵汉曲县公。汉王谅作乱并州,以纯为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副使,从杨素击平之。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郡公,增邑二千户。转左备身将军,赐女妓十人,缣彩五千匹。数年,转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

齐王暕之得罪也,纯与交通,帝庭谴之曰:“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傍吾儿,欲相离间也?”纯曰:“臣本微贱下才,过蒙奖擢,先帝察臣小心,宠逾涯分,陛下重加收采,位至将军。欲竭余年,报国恩耳。比数诣齐王,徒以先帝、先后往往在仁寿官,置元德太子及齐王于膝上,谓臣曰:‘汝好看此二儿,勿忘吾言也。’臣奉诏之后,每于休暇出入,未尝不诣王所。臣诚不敢忘先帝言。于时陛下亦侍先帝之侧。”帝改容曰:“诚有斯旨。”于是舍之。后数日,出为汶山太守。

岁余,突厥寇边,朝廷纯宿将,转为榆林太守。虏有至境,纯辄击却之。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纯初闭营不与战,贼屡挑之不出,贼以纯为怯,不设备,纵兵大掠。纯选精锐击之,合战于昌虑,大破之,斩首万余级,为京观。贼魏骐麟众万余人,据单父,纯进击,又破之。及帝重征辽东,复以纯为彭城留守。东海贼彭孝才众数千,掠怀仁县,转入沂水,保五不及山。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时百姓思乱,盗贼日益,纯频战克捷,所在蜂起。有人纯怯懦,不能平贼,帝大怒,遣使锁纯诣东都。有司见帝怒甚,遂希旨致纯死罪,竟伏诛。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纯少有膂力,便弓马     便:熟悉。
B.齐王暕之得罪也,纯与交通     坐:因为。
C.斩首万余级,为京观     筑:修建。
D.有人纯怯懦,不能平贼     谮:诬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不敢忘先帝     仰观宇宙
B.朝廷纯宿将     沛公言报项王
C.纯频战克捷     体解吾犹未变兮
D.比数诣齐王     今所谓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也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B.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C.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D.会彭城贼帅张大彪/宗世模等众/至数万保/悬薄山寇掠徐/兖/帝令纯讨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纯功勋卓著,仕途顺利。他在北周任官时,就已经封邑二百户,后跟从武帝平定齐国,按功勋任为仪同,增加食邑八百户;隋朝建立后,他又因军功,不断升迁。
B.董纯忠心耿耿,反而被贬。皇帝质问他为何与获罪的皇子来往,他如实讲述先皇帝嘱托,皇帝为之动容,但不久,却被贬为汶山太守。
C.董纯带兵作战,机智灵活。隋朝外忧突厥,内敌叛军,董纯都能打退平定。在与张大彪等对手的战术最终战胜强敌。
D.董纯一生戎马,终遭谗害。面对盗贼日益增多的局面,董纯虽有所控制,但终不能改变大局。皇帝为此大为震怒,最终杀了董纯。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阶缘宿卫,以至大官,何乃附傍吾儿,欲相离间也?
(2)纯以精兵击之,擒孝才于阵,车裂之,余党各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奉法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文本二: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周蔡王引为记室。迁卫州治中。高祖①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②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操。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开皇初,诏征入朝,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开皇十六年,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事,上优诏之。大业初卒官。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敬肃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炀帝嗣位,迁颍川郡丞。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

(节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卫王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A去B官C吏D人E无F少G长H号I泣J于K路L将M送N数O百P里Q不R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法循理之吏”与“奉事循公姥”(《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循”字含义不同。
B.“莫不改操”与“偭规矩而改错”(《离骚》)两句中的“改”字含义相同。
C.“上优诏听之”与“听臣微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听”字含义相同。
D.“每以诚恕应物”与“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物”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踩坏了庄稼。于是,赵轨停下来等到天明,在赔偿百姓的损失之后才离开。
B.公孙景茂先后在多地任职。等到其去世时,前来奔丧的官吏和百姓有数千人,一些没有赶上葬礼的就望坟哭泣,随地祭祀后离开。
C.敬肃在担任颍川郡丞时得罪了宇文述,所以宇文述对其怀恨在心。后隋炀帝多次准备提拔敬肃担任太守,宇文述总是诋毁敬肃。
D.监狱都长满了杂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兽,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在刘旷的治理下,平乡的社会风气发生了良好的变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2)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
5.较之司马迁,《隋书·循吏传》的作者为循吏增加了那些内涵?
2023-07-22更新 | 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娄子干,字万寿,本代人也。随魏氏南迁,世居关右。子干少以骁武知名。周武帝时,释褐司水上士,称为强济。累迁小司水,以勤劳,封思安县子。及尉迥作乱,子干与宇文司录从韦孝宽讨之。遇贼围怀州,子干与宇文述等击破之。其后每战先登,及破邺城,与崔弘度逐迥至楼上。开皇元年,吐谷浑寇凉州,子干以行军总管从上柱国元谐击之,功最优,诏褒美。高祖虑边塞未安,即令子干镇凉州。明年,突厥寇兰州,子干率众拒之,至可洛峐山,与贼相遇。贼众甚盛,子干阻川为营,贼军不得水数日,人马甚敝,纵击,大破之。于是册授子干为上大将军。其年,突厥复犯塞,以行军总管从窦荣定击之。子干别路破贼,斩首千余级,高祖嘉之,遣通事舍人曹威赍优诏劳勉之。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子干上书曰:“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且陇西、河右,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高祖从之。高祖以子干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母忧去职。朝廷以榆关重镇,非子干不可,寻起视事。十四年,以病卒官,时年六十。高祖伤惜者久之,赙缣千匹,米麦千斛,怀、魏等四州刺史,谥曰怀。

(节选自《隋书·贺娄子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见屯田之所获 /少费多虚 /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B.比见屯田之所 /获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C.比见屯田之所 /获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 /暴屯田 /疏远者请皆废省 /
D.比见屯田之所获 /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右,指潼关以东地区。地理上古人以东为右。
B.释褐,脱去平民的衣服,喻指开始出任官职。
C.上柱国,是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别,位极尊宠。
D.赠,指朝廷赐予死者以官职、爵位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娄子干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在征讨尉迥的战役中,他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有一回追敌一直追到城楼之上。
B.贺娄子干抗击外侮,战功卓著。他率领军队反击吐谷浑、突厥入侵,每次都取得大胜,获得朝廷的褒奖。
C.贺娄子干敢于抗旨,勇于直谏。他违抗高祖的命令,大胆上书,反对屯田,就是因为当地贫瘠、人烟稀少,不宜耕作。
D.贺娄子干戍守边关,备受倚重。朝廷认为他是扼守边塞重镇的最佳人选,在他因母丧离职期间,也让他迅速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
(2)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
2020-06-30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封汉安县公,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按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廉绥抚之,士民胥悦。

高祖谓世康曰:汾、绛乱阶,恐生摇动。今委公,善为吾守。授绛州刺史,以望镇之,阖境清肃。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馀,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尝因休暇,谓子弟曰: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演,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偶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节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帝女襄乐公主       尚:匹配婚姻,娶B.以望镇之       雅:美好
C.不以得丧怀       干:干预,干扰D.有惠政,奏连最       课:监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今委公,善为吾守                    诸侯惠爱为德
B.授绛州刺史                              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如斯之事,颇时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D.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       瞻衡宇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B.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C.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D.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4.下面表明韦世康“惠政”的一组是(     
①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②晨昏有阙,罪在我躬。③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
④澡身浴德,名立官成。⑤百姓爱悦,合境无讼。⑥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
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⑤⑥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世康出身世家大族,祖父曾任魏南幽州刺史,他沉着敏锐,有胸怀,十岁时被征召为州府主簿。后来,安抚东夏,那里的士兵和百姓一直很高兴。
B.韦世康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不曾因自己地位、威望高而看不起他人。别人有了长处,他非常高兴,对别人的过失,他也不去张扬以求取自己的名誉。
C.韦世康在与家庭中子弟的交流中,以自身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不慕权势的良好品性。
D.韦世康性情沉静,做事沉稳,深得高祖信任和器重,他多次想退隐归家,都没有得到高祖的允许,最后于六十七岁时卒于州任上。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2)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
2023-06-1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