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传记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48070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员打开他的大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插袋里全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参与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辽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9月,卢鹤绂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带着新婚的妻子毅然回到了战争中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名科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11月,卢鹤绂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任理学院教授。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卢鹤绂夫妇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当时内地生活异常艰苦,卢鹤绂便在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还一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1947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作了介绍。此文一出,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认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1955年,卢鹤绂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卢鹤绂如果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大学继续进行教育工作。于是,他回到复旦讲坛。

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鹤绂仍坚持科研,留下大量科研笔记。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此文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 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八大提纲和正在进行的44项研究,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深入进行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卢鹤绂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剧。在大学期间,他和同学一起参加过公演并得到好评。在美国参加宋美龄发起的“抗日捐款义演”,演出《四郎探母》;1945年,再次登台为黄河赈灾义演献唱。他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一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他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 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摘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卢鹤绂夫妇1941年11月抵达广东国立中山大学时,任理学院院长的康辛元在迎接中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此话主要表达了对卢鹤绂夫妇将来处境的忧虑之情。
B.本文详细叙述卢鹤绂的家庭出生、求学、爱好以及教学科研经历等,不但让读者对传主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能启迪读者: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
C.卢鹤绂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为此,作者列举了他不同时期的演出情况,目的就是要证明卢鹤绂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和出色的才艺。
D.文中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此话巧用比喻修辞,从“不过……罢了”语气中又可看到卢先生学术的自信。
2.请概括卢鹤绂先生成为“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的主要原因。
3.“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一个有情怀的人”的理解。
【知识点】 传记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放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街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B.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C.邓叔群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反映出他不图物质享受、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品格。
D.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就本文所写内容而言,邓叔群身上的哪些突出表现,证明他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03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拥护张菊生!”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请概括作答。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6-11-18更新 | 10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学历史的,不懂美术,但我喜欢吴冠中先生的画。我们同来自“诗画的故乡”宜兴,吴老画中的山、水、树、田、燕子、人家,不管是丰满毕露的,还是 柔情似水的,我都熟悉。我觉得吴老的画有中国文化的神韵、意境,却又与中国传统画不同,不是一律的灰,雾霭沉沉,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情谊。那舞动的 春之线条、燕之灵动,那河网纵横的江南水乡、白墙灰瓦的江南民居,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很美,喜欢看,看了很感动。我常想,能画出这样的画的人,一 定有一颗至真至美的灵魂。 

吴老的文字印证了我对他的画的感觉。《百日谈》是他模仿薄伽丘《十日谈》来谈自己的身世的,“非年谱,非正传,皆此生活所见所感,啼笑因缘”。我还 记得但是一口气读完《百日谈》的心情,真的是畅快淋漓。心中有真情,胸中有境界,撼动人心,感动人情。这就是吴老。90多页的书稿,描绘90多年的人生。 书稿没有多余的话,却有鲜明的思想,最真淳的情谊,,读来不仅可以感受吴老几十年来的风雨画程,更可以触摸到一颗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 

在《百日谈》里,吴老最直率地贡献了他的美术观点。从印象派开始的欧洲现代艺术更加吸引他,尤其是塞尚、梵高和高更。这部分内容和他后来反复申明的 形成与抽象的关系一脉相承。吴老说,美术美术,掌握“术”容易,创造“美”却困难.因为形式固然关键,“美”却是在无中生出的有。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气、 韵、虚、节奏、运动,是艺术中确确凿凿存在的主要角色。这讲的是无法之法,无用之用,是对灵魂的强调。 

吴老还谈到“创新”是他的风骨。吴老是以创新型、思想型画家的激进姿态出现在中国画坛的。他的艺术展取名“叛逆的师承”,他的清新的画和犀利的思想 带给画坛的影响都不亚于地震。但人们不得不一致承认,他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在打通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隔阂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他 要创新,要叛逆,有艺术的新样式,但他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中体西用”,他说很简单:既学习传统,又吸收外来。他留在法国,学习了西方,却又回到自 己的国土上,画自己的乡土和人民,孕育出新时代的中国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的画。我看他是“全盘西化”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我看也不能再退缩了,该学学吴冠中! 

当然,是吴老的《百日谈》更是给普通读者看的,因为里面有一个最“质朴无华”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很多人看吴老,是因为他头上的光环:他是当代中国最具震撼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画家。很多人觉得他很成功,希望从他的成长历程中吸取点经验教训,就 是现在最流行的“砺志”。我觉得不能这么看。他以最纯真的心灵,面对污浊的人世,总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感受,爱、恨、悲、悯,揉碎了,还能保持最初的样子。 所以艺术家的果实,是他流血的纯真的心灵孕育的。吴老自己说:画家,那是路边的野草,被人践踏而仍吐出晶莹的花朵,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 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 

他的伟大,来源于他的“真”。而葆有“真”,是多么不容易!他是孤独的,寂寞的,是老庄笔下的质朴的人。最伟大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质朴,根源于土地,所以才有大爱,才能创造出大美。 

吴老在巴黎街头每天一个三明治;他和妻子不需多说的无怨无悔;他因为老乡亲切地叫他“老吴”时的快乐;他住在总统套间里的浑身不自在;他对自己画作 的爱憎分明——处处都让人感动得掉泪。在“人亡道衰”,物质极度丰富,精神极度贫乏,追名逐利的今天,吴老的人生无疑使一副清凉剂。吴老值得我们宣讲的, 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尽情表达自己,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生活。在吴老一幅幅瞬间凝聚永恒的惊世画作背后,是一个最普通的人和最平凡的人生。 

(摘编自2010年8月《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吴冠中先生认为美术中的“术”固然关键,但“美”才是艺术中更加重要的,是无中生出的有。那抽象的气、韵、虚等,是艺术中存在的主要角色。
B.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展取名“叛逆的师承”,表明了他的艺术创作思想:既要学习传统的,吸收外来的,又要创新,要反叛,要艺术的新样式。
C.人们认为吴老是当代中国最具震撼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画家,希望从他的成长历程中吸取点经验教训。对于这些认识,作者都进行了否定,认为不能这么看。
D.吴冠中先生认为,画家“是黄山石隙中生长的松树,缺乏足够的营养,依然倔强生长而终成风骨”。这个生动的比喻是突出强调其艺术上的“创新”风骨。
E.通过本文的记述,我们能具体了解吴冠中相声的风雨人生,了解他的美术观,和他对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影响。文章歌颂了他至真至美的人生。
2.文中画线句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我看也不能再退缩了,该学学吴冠中!”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存在哪些问题。
3.吴冠中的“至真”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开头说:“我是学全文,历史的,不懂美术。”有人说这句话是闲笔,有人说这句话十分必要。你赞同那种说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8-04-19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