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497305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此诗歌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南冠:楚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凄清”二字,既写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描绘的是秋暮时分的场景,“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四千里”写流落异地之遥远,“五六年”写颠沛流离时间之漫长。
B.“草木变衰”暗示季节轮替,寄寓的除了悲秋外,还有时光催人老的感慨。
C.颈联上句写出诗人夜不能寐,孤立清宵,含蓄地表现出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D.前六句色调异常灰暗,尾联给其添加一抹难得的温暖色彩,彰显沉郁之美。
2.该诗大致作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之情发生背景的理解。
2022-02-22更新 | 1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1.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高诗“客心何事转凄然”一句中,“转”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3.从抒情方式角度赏析马致远的“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一句。
2017-03-14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②迷津欲有问,《论语》记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问津,却被这两位隐者讥讽入世的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遥望,可望而不可及。看似句意平淡却含蓄地表达了浓烈的情感。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一个“隔”字就流露了思乡之情,用词贴切。
C.“孤帆天际看”,诗人运用对写,主客移位,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在从政与归隐的矛盾中,表现出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而与官场决裂的决绝心理。
2.本诗首联与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2023-07-12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