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4997511
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对《登高》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全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2.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3.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理解: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理解: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理解: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理解: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C.“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洁白的雪,营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氛围。
D.本诗即景抒怀,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2.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
2018-10-03更新 | 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
B.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有初登的喜悦,又抒发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情。
C.颈联借助孤舟,写出了诗人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所幸还有一叶孤舟陪伴。
D.尾联诗人倚窗远望万里关山,想到国家兵荒马乱,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2023-09-23更新 | 2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杜甫52岁。写这首诗歌的前一年,接连发生两起吐蕃入侵的事件,一度威胁到唐朝廷的统治地位。②玉垒:山名。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花近高楼”四字下接“伤客心”,造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发了读者疑问。
B.首联的下句概括地回答了诗人登楼伤心的原因:百姓多灾多难。“此”指登楼的特殊时刻。
C.颈联上句中的“终”,表达了对唐朝政府地位巩固的自信,下句“莫”又隐含了对吐蕃再次入侵的忧虑。
D.尾联上句“可怜”是可叹的意思,后主刘禅至今仍然留有祠庙,让诗人欣慰不已。
2.下面的诗句中都提到了诸葛亮,其中没有寄寓诗人对现实不满的的一项是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B.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C.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D.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辛弃疾《满江红》)
3.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的三四句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0-04-20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