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商隐(813-858)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502136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骄儿诗(节选)

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注①本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是作者为自己的儿子李衮师而写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无肉畏蚤虱”一句采用夸张的手法,这种描写旨在写出诗人自己身体消瘦,生活穷困潦倒的状态。
B.“穰苴司马法”一句借用春秋时期齐国大司马田穰苴的典故来告诫衮师不要效仿自己,而是要多读兵书,学会辅佐帝王的真本事。
C.“况今西与北”六句,联系到国家面临的严重边患,希望孩子能够迅速成长,为国平乱,立功封侯。
D.“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写出了诗人对死守经书、醉心科举的怀疑,表明诗人认为学文无用,全面否定了“读书”和“著述”的方式。
E.此诗抒写因衮师引起的感慨和对衮师的期望。诗人既希望衮师长大后能够为国安边,展现才华但更多的是通过对衮师的期望表达自己的困顿失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李商隐(813-858)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王昭君

【唐】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注】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

和聂仪部明妃曲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注】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1.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16-11-18更新 | 3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
1.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句表现流莺飘荡流转、无处栖居的境遇。
B.第二句中“不自持”三字,表明黄莺一度想放弃理想。
C.颔联表明,流莺的婉转歌声中饱含它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D.颈联表明,流莺虽历尽艰辛,但是还是未能实现“本意”。
E.流莺无计留春,以前没找到栖息的花枝,现在会找到的。
2.本诗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017-12-07更新 | 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玉盘:传说南海有一种美人鱼,离开她的主人时,托着玉盘哭泣,泪水都化作了珍珠。②如溪:指南朝江南一带流行的一种歌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谓榴花开虽不及春,然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伤心。
B.颔联选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写出了赏花人和牡丹之间的深厚情谊。
C.颈联写环境和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本诗借牡丹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尾联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暗示诗人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
2.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咏牡丹的。
2023-03-3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