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64 题号:520744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1.请简要赏析诗歌第二联。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赵鼎,爱国词人。北宋末年进士,南宋时出为奉国军节度使。


(1)“忽惊春到小桃枝”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请对本词运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赏析。
2017-05-15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2017-03-27更新 | 6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河中作

赵鼎①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②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③。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①赵鼎,解州闻喜人。宋时解州隶属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这首词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②向晚:傍晚。③黄金缕: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此处也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
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尽日东风吹绿树” 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点明了时令。
B.“向晚轻寒”一句,写傍晚时分,空气中伴着轻微的寒意,点名了具体的时间。
C.“年少” 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D.“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化用杜牧的“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以“水流”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E.结尾句洗高楼上,凭栏远望,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有着悠悠不尽的意味。
2.后人评价赵鼎这首早年词“情致缠绵”, 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缠绵的情致。
2017-05-15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