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53546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帝谒诸陵,诏廷同英国公张溶居守。中官许义挟刃胁人财,为巡城御史李学道所笞。群珰①伺学道早朝,击之左掖门外。廷上其状,论戍有差。 御史齐康为高拱劾徐阶,廷言:“康怀奸党邪,不重惩无以定国是。”帝为谪康,谕留阶。拱遂引疾去。而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遂下齐诏狱。刑部尚书毛恺当齐戍,诏释为民。拱起再相,廷恐其修郤,而恺亦阶所引,遂先后乞休以避之。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刑部尚书刘自强覆奏:“齐所坐无实,廷、恺屈法徇私。”诏夺恺职,廷斥为民,宥齐,补通州判官。 万历初,齐以不谨罢,恺已前卒。浙江巡按御史谢廷杰讼恺狷洁有古人风,按张齐夺官,今齐已黜,足知恺守正。诏复恺官。于是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②。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恭节。

[注]①珰: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②赵清献:北宋名臣,他请廉爱民,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B.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C.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幼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D.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史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户部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文章中,王廷曾担任户部主事一职。
B.“迁”用于宫职调动,一般指升宫,而“左迁”指贬官。文章中,“迁南京礼部尚书”中的“迁”指“升官”。
C.“诏狱”是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这里的罪犯由皇帝定罪。文中,给事中张齐就下过诏狱,后被圼帝释放。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唐高祖就是谥号.谥号不能用贬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廷关注国防,并进言献策。他曾建议派将领令门驻守吴淞、狼山,以抵御倭寇进犯。他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并成为朝廷同定的制度。
B.王廷为官恪尽职守,秉持正义。京城发生雨灾,王廷奉命赈灾;李学道惩治宦官许义之后遭到报复,王廷上奏朝廷,使恶人受到惩罚。
C.王廷疾恶如仇,敢于揭发奸邪行为。他奏请重惩心怀奸诈并与行为不埔者勾结的御史齐康.还揭发给事中张齐在巡行边境时收受贿赂的事.
D.王廷性悄耿直,也因此遭贬黜。他任职苏州时,人们把他比作宋代名臣赵清献:他被革职后,曾省吾出于同情,奏请朝廷恢复其宫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官许义挟刃胁人财,为巡城御史李学道所笞。
(2)拱起再相,廷恐其修郤,而恺亦阶所引,遂先后乞休以避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 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晏,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 /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即位时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太宗。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会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朝廷信任。洪熙元年正月,朝廷命令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宣宗皇帝还晋升他为大理寺卿。
C.熊概处事随机应变。在各卫所运粮不继、军队缺粮之际,他依据实情,灵活处置,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供给军用。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民生,他就进言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2020-11-04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礼,字尚义,临漳人。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山东都指挥使。永乐二十年擢都督金事。从北征,前行侦敌,还受厚赏。仁宗即位,命掌广西都司事。寻改辽东。宣宗主,进都指挥同知。从平乐安,又从征兀良哈,还为后拒。英宗主,进左都督。正统元年佩平羌将军印。充左副总兵镇甘肃。阿台、朵儿只伯数犯肃州,望书谯让。二年复寇庄浪。都指挥魏荣击却之,擒朵儿只伯侄把秃学罗。礼以闻。三年与王骥、蒋贵出塞,败朵儿只伯于石城,复分道至梧桐林、亦集乃,进至黑泉而还。斩获多,封宁远伯,禄千二百石。明年还朝。又明年代贵镇甘肃。入年,赤斤蒙古卫都督且旺失加苦也先暴横欲移驻也洛卜刺。礼以其地近肃州,执不许。已,奏请建寺于其地。礼复言许其建寺,彼必移居,遗后患,事竞寝。时边将家憧垦塞上田者,每顷输粮十二石。礼连请于朝,得减四石。是时边塞无警,礼与巡抚曹翼屯田积粟,缮甲训兵,边备甚固。十一年,沙州卫都督喃哥兄弟争,部众离贰。礼欲乘其饥窘,迁之内地。会喃哥亦请居肃州境内。礼因遣都指挥毛哈刺往抚其众,而亲帅兵继其后。比至,喃哥复持两端。其部下欲奔瓦剌,礼进兵逼之,遂收其全部千二百余人以还。事闻,赐赉甚厚。时瓦剌也先方盛,封喃哥弟锁南奔为祁王。礼以二寇合则势益难制,遣人招之。锁南奔欲从未决,礼潜师直抵罕东,絷之以归。帝大喜,赐礼铁券,令世袭。十四年,也先分道入寇,抵肃州。礼遣裨将御之,再战再败,失士马万计。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成化初卒。赠侯,僖武。子寿嗣,总兵镇陕西。坐征满四失律,宥死戍边。子弘。予世指挥使。

(选自《明史·任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B.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C.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D.征还/以伯就第景泰/初/提督三千营/以老致仕/久之复起/守备南京/入掌中府/礼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屯田,汉代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者招募农民种地的措施。
B.瓦剌,明朝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元亡后,蒙古族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C.谥,即谥号,指古代大臣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D.铁券,是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礼善握机遇,做事果断。他趁喃哥兄弟相争,部众离心之际,亲自率部队将其整个部落收归而还;当他认识到瓦剌和锁南奔将要联合时,立即派人将锁南奔抓回。
B.任礼体恤将领,善于治边。他向朝廷请求,减少边防将领的家僮开垦塞上田地需交纳的税粮;边塞无警情时,他屯田积粟,修缮武器,训练士兵,边备非常稳固。
C.任礼虑事周全,富有远见。他镇守肃州时,为了防备且旺失加他们移居到也洛卜刺,不留有后患,他反对且旺失加在也洛卜剌建造寺庙,最终寺庙未能建成,
D.任礼战功卓著,受到提拔。他以士兵的身份随成祖起兵,曾随皇上北征,先行侦察敌情;后又随军平定乐安,从征兀良哈;期向职位不断提升,赏赐也很优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阿台、朵儿只伯数犯肃州,玺书谯让。二年复寇庄浪。
(2)子寿嗣,总兵镇陕西。坐征满四失律,宥死戍边。
5.正统十四年,任礼被征召离开肃州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1-05-13更新 | 1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
B.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
C.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
D.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于乡: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明朝考中举人郎有做官的资格,省级考试,第一名为解元。
B.服甫阕:甫,刚刚。服阕,守丧期满,近义词语还有:服毕、服除、终丧、终制、脱服。
C.币:字形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为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这里泛指礼物。
D.太仓:指粮仓,仓库名还有济农仓、广惠仓、常平仓。仓、廪、庾,放粮食;帑,放钱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而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研究广泛,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B.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帐迎接,杨廷和认为此要求不合皇帝身份,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C.杨廷和苦口婆心劝谏皇帝不要听奸佞小人的话,要以祖宗大业为重,希望皇帝学习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的治政方法。
D.杨廷和为国操劳,皇帝却率性而为。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准许他退休之后很快就醒悟到杨廷和的功绩,无限感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
(2)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遭官督织造。
2022-07-25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