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3 题号:5433022
(一)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 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待严大夫

杜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注]①严大夫:即严武,曾两次镇蜀,与杜甫友善,常以诗歌唱和。②巴徼:巴蜀边陲。③鹢:古书上的一种鸟,常画在船头,此处借指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巴蜀需要严武这样的济世之才来镇守,表达了作者对严武才干的推崇。
B.颔联写作者没想到严武隔年就回,表达了其听闻严武又来镇守巴蜀的惊喜之情。
C.颈联写作者在群莺和鸣之中,迫不及待地要乘船离开巴蜀,远下荆门与严武会面。
D.这首诗歌围绕“喜”字展开,将作者等待严武重镇巴蜀的热切之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1-01-21更新 | 8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街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杜甫后期作品。
B.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也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C.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批评,也表达了诗人病滞孤舟的寂寥。
D.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情怀,体物缘情,浑然一体,感人肺腑。
(2)“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B.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宫二首·其一》)
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来时万缕弄青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3)“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19-02-27更新 | 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11-23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