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54954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D.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长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適,通“嫡”,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
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
D.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节。玉符,指玉制的一种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
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正确分析所处形势,并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就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仲尼。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适鲁,景公问孔子曰: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件。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五羖:五羖大夫百里奚。②累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B.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C.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D.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之礼时所取,一般在字前加上“伯、仲、叔、季”表排行。孔子字仲尼,说明他排行老二。
B.秦穆公。“穆”是谥号。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
C.《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D.卒,《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博学,名声在外。秦国地方小,位置偏,可秦穆公却能称霸,对此,齐景公很不明白,他和晏婴来到鲁国,知道孔子博学,所以向孔子求教。
B.孔子从政,政绩多多。孔子五十多岁的时候,以大司寇的身份代理宰相的事务,治国理政三个月,便出现了市场价格稳定、路不拾遗的现象。
C.孔子遇事,讲究变通。孔子途经蒲地被扣留,订立了不去卫国的盟约后,蒲地人放他走了;孔子认为在要挟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不能算数,所以仍前往卫国。
D.孔子学习,用心投入。孔子学习《文王操》,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求其通、求其精,是好学者,是乐学者,是会学者,所以其弹琴水平最后超过了师襄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2022-07-16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予观子胥出死亡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执耻雪,名震天下,岂不壮哉!

及其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谏于所事,此其志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孔子论古之士大夫,若管夷吾、臧武仲之,苟志于善而有补于当世者,威不废也。然则子胥之义又曷可少耶?

(节选自王安石《伍子胥庙记》》

材料二:

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乃召伍员以为行人,与谋国事。

楚诛其大臣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闻阖闾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闾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

九年,吴王阖闾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闾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少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替将子常。子常败走,楚昭王出奔,吴王入郢。

始员之亡也,谓曰:“我必覆楚。”及吴兵入郢。伍子昏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申包胥使人谓子胥曰:“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辱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申包胥走秦告急,秦哀公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于稷。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闾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

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郡。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伍子胥,名员,原为楚国人,父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奔至吴国。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阖庐立A三年B乃兴师C与伍胥伯嚭伐楚D拔E舒F遂G禽H故I吴J反二将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观子胥出死亡逋窜之中”与《陈情表》“责臣逋慢”中的“逋”意思相同。
B.慷慨,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与成语“慷慨解囊”中的“慷慨”不同。
C.“若管夷吾、臧武仲之属”与“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中的“之”用法相同。
D.北面,指的是面向北朝见天子,表示臣服。与现代汉语中指“北面”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认为伍子胥在吴国危机四伏之时仍能舍身直谏,与那种贪图一时安逸、荀且偷安的人相比有天渊之别,其千秋高义值得称赞。
B.吴国因二位公子领兵袭击楚国而国内空虚,专诸趁机刺杀了吴王僚然后拥立公子光为王,召回伍子胥并拜其为行人,与其共议国家大事。
C.吴王阖闾庐向伍子胥、孙武询问如何攻入郢都,二人回答说应利用楚国与他国的矛盾,拉拢唐国和蔡国得到其协助,然后再大规模讨伐楚国。
D.楚国因害怕吴国大举进攻而迁都于都,最终吴国凭借伍子胥、孙武的谋略,打败了西边强大的楚国,威镇北边的齐、晋两国,降服了南边的越国。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阖闾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
(2)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闾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
5.王安石与申包胥对于伍子胥报仇一事态度有何不同?
2023-10-18更新 | 1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有删减)

1.以下加点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奇货可(积蓄、存储)
B.(客居)于此
C.( 必然 )如君策
D.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享)之
2.以下加点字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B.久诸侯
C.于此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以下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出于蓝
A.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B.吕不韦贾邯郸
C.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D.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
4.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嫡嗣,指的是家中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有时候也指皇位承继人。
D.诸侯,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2020-05-29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