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552796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

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注】①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裳。”(《旧唐书•昭宗纪》)②大内:皇帝殿宇。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秦宫殿”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
B.诗人虚写“双飞燕”,既表达了诗人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C.“千山万丘”既是蔽掩阻挡作者视线的大景近景,也是诗人内心高低起伏的深刻写照。
D.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
E.本词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节妇吟【注】

张 籍

君知安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力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吟”即吟咏,吟咏节妇,歌其坚贞。作者以节妇自喻,拒绝李师道的笼络。
B.头二句说这位“君”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颇有微词,含谴责之意。直接点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
C.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D.这首诗富有民歌风味,用笔细腻熨帖,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2019-05-23更新 | 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8-10-12更新 | 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

秦韬玉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用“皆”“紧”“劳”等字眼,概括写出了塞下战事的频繁,营造了紧迫的战争氛围。
B.颔联具体细腻地描写了战争环境的恶劣艰苦:黑山僻远,气候寒冷;青冢所在,沙平月高,凄清荒凉。
C.颈联描写原野上矗立的雪岭和黄河依旧滚滚流淌,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塞下壮美景色的欣喜之情。
D.全诗语言平实简朴,有异于唐边塞诗气象雄浑、慷慨激昂的风格,给人一种凄凉悲壮的低徊哀怨之感。
2.尾联“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020-07-1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