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56902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史记·高祖本纪》

1.对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B.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C.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D.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内容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
A.“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种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词,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B.“诸侯”指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也指封地内的百姓。
C.“乡邑”上古指乡遂的家乡,秦汉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D.“封”即“封号”。“封号”是古时帝王封授的爵号或称号,“雍王”是项羽给章邯的封号。
3.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邦接受子婴投降后本想在秦王宫廷中休息,在张良、樊哙的劝阻下,才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B.刘邦入关中后,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赢得了百姓的信任,都希望刘邦能做关中王。
C.项羽到函谷关时,关门紧闭,最后是用武力攻克了函谷关,才进入了关中。
D.曹无伤与项伯为了封官求赏,都在紧急时刻向对方透露机密消息。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2)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3)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知识点】 《史记》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乙)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丙)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秋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自王公大人不能     器:重视B.庄子持竿不     顾:回头
C.子去,无污我     亟:赶快D.使使厚迎之     币:钱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B.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C.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D.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3.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墨”指儒家和墨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与道家并称的另外两大家,三家流派经常相互交锋、攻讦。
B.“卿相”“大夫”都是古代官职和爵位名称。“卿相”是执政大臣、高官。“大夫”位居“卿”之下,是普通官员。
C.“郊祭”是我国古代在郊外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在周代是最为隆重的祭典,在冬至日或夏至日举行。
D.“斗升之水”指很少的水。“斗”,我国古代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撰写的文章,大都是寓言之类;其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依据。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
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拖着尾巴生活在烂泥里,而不愿意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023-09-30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史记·管晏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B.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C.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D.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与《归去来兮辞》中“请息交以绝游”的“游”意思不相同。
B.“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与《论语·颜回》中“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不相同。
C.“以区区之齐在海滨”与《陈情表》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相同。
D.“知与之为取”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年轻时就认识管仲,知道他贤能。虽然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B.管仲回顾自己与鲍叔牙的多年友情,从借钱、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谈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由此可见鲍叔牙的大度。
C.管仲主张国家下达政令要如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他任齐相时,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百姓同好恶。可见管仲的民本思想。
D.管仲以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为理由攻打楚国,是为了表示齐王不是为了少姬之事,而是为了周王室的利益。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
5.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023-02-12更新 | 2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于是斯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狩,古时帝王每隔五年要视察诸侯所守之境,也有狩猎的意思,文中所指为后者。
B.四夷,古代汉族对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泛称,即东夷、北狄、南蛮和西戎的合称。
C.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老百姓,其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布衣等相同。
D.郎中令,古代官名,秦时始置,掌宫廷侍卫,侍从皇帝左右并参与谋议,列位九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来到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历经二十多年,最终辅佐秦王统一了天下,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他的大儿子李由过生日,文武百官都来祝寿,李斯深感盛极则衰,感叹自己的归宿不知在哪里。
C.李斯和赵高随同始皇出巡,始皇在沙丘病重,密诏立扶苏为太子;始皇死后,赵高威逼利诱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D.李斯被判腰斩,限其排行居中的儿子一同被押解时感叹,想和儿子再牵着黄狗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父子两人悲痛万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
5.赵高为什么要陷害李斯?他又是以什么罪名陷害李斯的?
2022-07-19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