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5750448

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坐与张仲方善,仲方驳李吉甫谥议,言用兵征发之弊,由吉甫而生,宪宗怒,贬仲方,俛亦罢学士。

十三年,皇甫镈用事,荐俛于上。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十月,吐蕃寇泾原,命中使以禁军援之。穆宗谓宰臣曰:"用兵有必胜之法乎?"俛对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用之。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之。

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俛性嫉恶,面言播之纤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俛三上章。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穆宗即位之始,两河廓定,四鄙无虞。而俛与段文昌屡献太平之策,劝穆宗休兵偃武。又以兵不可顿去,请密语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帝不能深料,遂诏天下,如他人之策行之。而藩籍之卒,合而为盗,伏于山林。

俛性介独,持法守正。以己辅政日浅,超擢太骤,三上章恳辞仆射,不拜。改任吏部尚书。俛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不许。俛家行尤孝。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俛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丁母丧,毁瘠逾制。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避岁时请谒之烦,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

(节选自《旧唐书·萧俛传》)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B.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C.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D.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士,文中指官名,即翰林学士。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常可以称为学士。
B.吐蕃,是我国古代突厥人建立的政权,唐王朝曾经对其采取过和亲的政策。
C.禁军,指封建时代直辖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D.褐衣,指粗布衣,也可以指贫贱未做官。古代贫贱或卑贱的人一般穿粗布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俛有正义感。王播用金银财宝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还得到了当时宰相段文昌的帮助,萧俛却当面指责王播奸邪行贿。
B.萧俛敢于谏言。穆宗平定两河地区之后,萧俛进言请求秘密“消兵”,但皇上没有采取他的建议,导致了藩镇的在籍士兵集合起来成为盗贼。
C.萧俛有孝心。无论做官还是没做官,他对母亲都很孝顺;母亲死后,他为母守丧,文宗下诏征他入朝,他马上以守丧为名推辞。
D.萧俛淡泊孤傲。皇上提升他的官职,他几次加以推辞;退休后,为避免以前的属吏和宾朋在逢年过节时宴请拜见,他回到了济源别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
②俛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陈情表》,完成小题。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闻。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门衰                    祚:zuò        福分
B.常在床                    蓐:rǔ          草席
C.责臣                    逋:pū          逃脱
D.不名节                    矜:jīn        怜惜
2.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供养无主
A.臣具表闻
B.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但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
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
4.古人常以委婉说法来表达不便直接说出的意思,产生一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下列选项中的语句都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项是
①慈父见背          ②舅夺母志          ③辞不赴命          ④愿乞终养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5.用选文中的词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从③④两段文字看,李密对自己暂时不能应召赴任作出申述:第一,自己在仕途上“”,无意为旧朝守节;第二,年过九旬的祖母确实无人照顾,自己不应召,留在家中照料,正符合朝廷“”的政策;第三,待自己侍奉祖母享尽天年,仍可“”,为朝廷效力。
2019-01-28更新 | 10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厥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著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篷则待,大篷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就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耶?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氏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听。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菜。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链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节选自《说苑·建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
B.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
C.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
D.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指王公贵族之类的高位者,或是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文中指曾子的父亲。
B.“得无疾乎”中“疾”的意思与《劝学》“声非加疾也”中“疾”的意思不同。
C.“今子委身以待暴怒”中“委”的意思与《庖丁解牛》中“如土委地”的意思相同。
D.东夷,古时中原对东方各部落的统称。夷,后来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皙脾气暴躁,仅因儿子锄草时不慎斩断了瓜苗的根,便拿起大棍击打儿子,致使儿子倒地,不省人事。
B.孔子对曾参被父亲用大棍打却不知道躲闪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认为曾参的做法会使他的父亲陷入不义。
C.孔子认为子路很有才能,如果再进一步学习,将不会有人能超过子路,但喜欢长剑并不能帮助他提高才能。
D.孔子认为东夷女子在其丈夫死了之后,虽然没有再次出嫁,但纳私婿的做法也不符合贞节的本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
(2)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
5.孔子劝子路学习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2-11-20更新 | 2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王后

[北宋]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曾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宗)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名声,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令,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集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其旧物而尤惜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视之                         打开B.能者取科第,名声                      获取
C.而韩文遂于世               印刷D.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               掩盖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乞李氏以归          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B.予犹少                 其道当
C.而尹师鲁徒皆在   故予
D.夸荣当世             其旧物而尤惜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正通过考取进士取得俸禄来赡养双亲
B.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
索求别人家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自己收藏的《昌黎集》
C.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孔子、孟子(不仅)美盛一时,并且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我开始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废弃的时候
4.根据文意,下列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年少时家贫无力购书,后从李氏处得《昌黎集》六卷,一直很是珍爱。
B.欧阳修十七岁应考失利。后因为尽力钻研韩文,最终考得进士,到洛阳做官。
C.欧阳修具有进不喜、退不忧的豁达态度,这与他的志向和所学密切相关。
D.欧阳修收藏的《昌黎集》文字雕刻虽比如今版本精良,但其中脱漏错误很多。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2022-10-29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