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其他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592585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1.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
3.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
【知识点】 其他当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乡魂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

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______。”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
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
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
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
3.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中,加点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B.C.可剖肝胆D.血脉相通
4.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说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这样写有何作用?
5.本文第二部分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本文结尾写道:“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017-05-16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豪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是一个法律术语,主要是从语言功能角度说明“普通话”的使用范围,着重强调其在国内的“通用性”。由于这一说法较长,口语称说不便,一般人就将其简称为“国语”,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规定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政策,“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是我国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的重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之所以没有沿用19 世纪末引入的“国语”这一概念,也从来没有指定“官方语言”,就是从这一重大原则出发的。

“国语”这个概念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是某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成或者刚独立时,用来指称国内主要民族语言的,是从语言地位规划角度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揭示的是这种语言的政治地位。“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主要是从语言使用功能角度提出来的,主要揭示的是语言在国内的流通度和使用问题,两者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世界上有近一百个国家使用“官方语言”“国语”说法,其中大多是殖民地国家,他们在独立时,由于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比例占绝对优势,不得不采用殖民国家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并为了安抚国内主要民族,将国内主要民族语言同时确定为“官方语言”或“国语”,如印度、新加坡、南非、巴西等,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并不明确“官方语言”“国语”,尤其是一些大国,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他们并没有通过法律手段指定英语的“国语”“官方语言”地位,而是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

总之,从我国民族关系、语言国情和传统习惯来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说成是“国语”和“官方语言”,而应以《宪法》和我国法律法法规为准绳,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从语言功能和使用角度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作用。

(摘编自戴红亮《不宜将国家通用语言称作“国语”“官方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通用语言”是从法律的角度着重强调“普通话”的使用对象和“通用性”。
B.我国没有引入“国语”一词,目的是体现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完全平等的关系。
C.“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内涵的差别在于,前者揭示地位,后者则表明功能。
D.世界大部分国家没有使用“国语”这一说法,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英美大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法律角度、民族关系来厘清语言概念,彰显了立足法治的论述立场。
B.选文列举世界各国对“国语”这一说法的使用情况,意在明确概念的内涵。
C.选文对比分析国内外使用“国语”说法的不同情况及原因,有力支撑了观点。
D.对语言概念的使用错误,选文先指出危害,再逐层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独立国家民族单一,就没必要区别“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了。
B.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少,流通范围窄,因此难以成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C.把“国家通用语言”简称为“国语”,会因带有歧视性而产生民族间的矛盾。
D.如果一个国家有“国语”的说法,表明该国中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
2018-03-04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精准扶贫应结合当地文化需求

什么是文化精准扶贫?它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因需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在这里,仅从手段、原则与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精准扶贫逐一说明。。

文化精准扶贫手段。主要包括: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环境;加大文化产品供给,输送各类优质资源和项目;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帮助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向贫困人口传播现代文化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文化精准扶贫原则。一是要精确定位。精准掌握贫困对象和贫困区域,以及当地文化建设的现状、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及实际文化需求,明确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文化差异,找准导致地区贫困的涉及文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和症结。二是要精准实施。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精准的文化扶贫措施,坚持“因户制策、对症下药”的原则,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帮扶计划,集中力量提供有针对性并能切实满足当地文化需要的优质文化基础设施、资源、产品及服务。

文化精准扶贫目标。从整体上提高贫困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目标。在这方面,可立足贫困地区的优秀文化背景和资源禀赋,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或独特产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从而提升当地文化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生活品质。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在“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就要了解和把握当地的需求,切忌“大水漫灌”。有些贫困村里的图书馆里都是一些一般性的图书,可能80%以上都不是农民需要的。当他们提出具体需求以后,马上设法解决,这样才能对接需求,实现文化精准扶贫。

对全国的图书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通过“结对子”做一些文化精准扶贫的实事。如果各县或镇的图书馆和文化馆都能通过志愿服务同相关贫困村“结对”,如果各地科研院所、特别是农科院所有更多的技术术人员同农民“结对”,那么到2020年最后5000多万人全面脱贫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所以,现在是用自己的专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为扶贫、脱贫做贡献的冲刺阶段了。

(摘自2017年3月7日《解放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文化精准扶贫要达到的目标。
B.一个地区的文化设施等硬件环境以及文化思想理念会很大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C.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发展状况和群众的生活品质高低与文化精准扶贫目标的关系不大。
D.“因户制策、对症下药”这是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精准扶贫的概念入手,然后分三个方面为我们阐述精准扶贫的手段、原则、目标。
B.文化精准扶贫的手段和原则是为目标服务的,所以文章阐述的重点在扶贫目标上。
C.文章列举了文化精准扶贫的诸多手段,意在表明实现文化精准扶贫渠道众多,并非难事。
D.文章末段通过假设与展望,表明作者对实现各地文化全面脱贫目标的坚定信心。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和贫困区域,以及当地的文化建设现状,才能实现文化扶贫的精准定位。
B.如果做到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实现文化的精准扶贫就会成为可能。
C.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当地文化需求,实现需求对接,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D.只要接下来的几年,各县和镇的图书馆和文化馆能同贫困村“结对”,各地农科所能同农民“结对”,那么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2018-02-11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