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599730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机:心意,心愿。③几杖复何铭:为杖作铭,出自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独吟”是这首诗的题眼,诗人于池上亭独自吟咏,从不同的角度抒写自己的所见所感。
B.诗歌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着重凸显了环境的幽静,借以衬托孤独的诗人形象。
C.饮酒、抚琴重在刻画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生活方式,颈联直抒胸臆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
D.尾联借用典故,暗用刘向《杖铭》之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识人才的激愤,“机已息”三字道出作者理想破灭之后的万念俱灰。
E.全诗将叙事与抒情融合,“静看”、“闲想”、饮酒、弹琴……看似随意的叙事,暗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2.本诗的颔联极耐人寻味,广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
【知识点】 刘禹锡(772-84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时。②拳毛:蜷曲的马毛。③雕:猛禽。④眄(miǎn):斜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的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晒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8-28更新 | 6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塞山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爨:烧火做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前两联借用“乱云如絮”“孤峰”“片月”等意象,烘托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孤寂落寞之感。
B.韦诗颈联由写景转为写人,生动再现了诗人隐居西塞山时的生活场景,极具生活气息和动态美。
C.刘诗诗题中“怀古”一词点名该诗运用借古抒怀的手法,全诗前四句回忆历史故事,后四句阐发感慨。
D.刘诗深沉雄浑,首联“黯然收”点明六朝覆灭的结局,颔联刻画战争结束后的悲壮,尾联描绘历史遗迹。
2.请从抒情的角度,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2022-05-30更新 | 4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行九,是作者好友,曾任侍御之职,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璧”一作“壁”。璧竹鞭: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②美人:这里指元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颔两联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言语中流露着对友人的酬赞和对竹鞭的珍重。
B.颈联借物喻人,借竹的品性来赞美好友元稹不惧权宦、不畏逆境、傲然不屈的心志气节。
C.同处贬谪的境地,友人从千里外给诗人寄来壁州竹鞭,饱含牵挂、慰藉、鞭策、互勉之意。
D.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竹鞭的名贵。
2.本诗尾联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2-11-25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