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其他东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600318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嵇中散咏松诗

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注】①本诗是作者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而作,她倾慕嵇康,赞扬其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②王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二句用语古朴浅切,写出了山上的松树隆冬不凋、鲜洁苍翠的样貌,从而初显松树节操。
B.“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二句中“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的特点,诗人为此特意选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
C.“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焦灼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给诗歌蒙上缥缈浪漫的色彩。
D.这首诗体制短小凝练,简短八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摹景咏物,富丽精巧,雕琢之迹全无,呈现出一派情境浑融的意境。
E.这虽是首咏物诗,但人的活动始终参与其中,从遥望,到休憩、瞻看,再到腾跃、顿足,诗人形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
2.谢道韫在这首咏物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知识点】 其他东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金:指汉代金日䃅(dī),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
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
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这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
D.全诗前四句起兴,后四句“咏史”,表达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
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
2.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17-10-17更新 | 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两句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
B.“河汉”两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写二人虽相去不远,却不得相见,表达织女内心的愁苦。
C.本诗有六句使用了叠音词,如“迢迢”“皎皎”等,韵律和谐,语言质朴又不失灵动,情趣盎然。
D.本诗以凡人的视角写天上牵牛与织女的故事,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饱含离愁的女子形象。
2.诗歌是如何塑造织女形象的?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10-2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