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604339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第二句写望嵩亭与湖水相映成趣,亭在湖上高高耸立,水在亭下一碧万顷。
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望,但作者觉得它终是他乡,不能久留。
D.作者凭槛远望之间,悠然兴怀,想起家乡,却又终年羁旅异乡,令人神伤。
E.第八句以景结情,人好似修竹,无依无靠,表达了作者对身世的迷惘之情。
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①弊:同“敝”:破旧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2.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
2018-12-20更新 | 2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三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B.在本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C.本诗的结尾用“南望”的景物来作结,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景的留恋向往。
D.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一句在描写上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2.近日,导演陈传兴将自己为叶嘉莹先生精心拍摄的纪录片取名为《掬水月在手》,尤见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很多评论者都曾表达过该诗第二联的偏爱,请简要赏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精妙之处。
2020-12-20更新 | 2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一)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②石燕,《浙中记》:“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③江豚,《南越志》:“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1.找出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A.首联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从陈后主亡国说起,“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
B.颔联通过描写眼前成百上千座达官贵族的坟冢、高低错落的宫殿来体现金陵的繁荣景象。
C.颈联中“石燕”和“江豚”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D.尾联的英雄指的是抓住陈后主,灭掉陈朝的隋朝将士,正是他们见证了金陵城的由盛转衰。
E.“惟有青山似洛中”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山形依旧枕寒流”用意相同。
2.本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展开抒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17-05-15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