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荀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612674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 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于冬末泛舟潇湘,以记游述怀的一首清逸之作。
B.首联就题起句,自问自答,点明创作目的;“残腊”即题中“冬末”。
C.颔联紧承第一联,从买鱼、饮酒等生活细节具体展现泛舟潇湘之乐。
D.作者在尾联表示要采江山之美以入新诗,使得新作传诵到都城长安。
2.颈联写“猿”“雁”,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点】 杜荀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2019-10-10更新 | 13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妇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注】①底事:为什么。②着苎麻:指穿粗麻布织成的衣服。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①繁华事:指赏花之类的事。②黄金屋里人: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前两句用“饥色加”三字描写了蚕妇养蚕的辛苦,形象直观。
B.来诗前两句用“晓夕采桑”四字叙述了蚕妇工作时间长、劳碌无暇。
C.杜诗后两句揭示了蚕妇受到的残酷剥削,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
D.来诗后两句意在奚落富家小姐太太们只知赏花而耽误了养蚕织布。
2.比较赏析两首《蚕妇》诗的后两句表情达意手法的差异。
2021-09-02更新 | 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___,“自小刺头深草里”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2.诗歌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19-11-1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